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出自 的《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拼音

譯文

夜裏在東坡飲酒,醉而復醒,醒了又飲。歸來時好像已經是夜半三更了。家童鼾聲如雷,反覆叫門也不應。衹好拄杖佇立江邊聆聽江水奔流的聲音。 長恨身在宦途,我已身不由己。什麼時候才能夠忘卻追逐功名?夜深風靜,水波不興。真想乘上小船從此消逝,在煙波江湖中了卻餘生。

注釋

臨江仙:詞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後用作詞牌。《樂章集》入「仙呂調」,《張子野詞》入「髙平調」,元髙拭詞注「南呂調」。李後主詞名《謝新恩》。賀方回詞有「人歸落鴈後」句,名《鴈後歸》。韓澗泉詞有「羅帳畫屛新夢悄」句,名《畫屛春》。李易安詞有「庭院深深深幾許」句,名《庭院深深》。《臨江仙》源起頗多歧説。南宋黃叔暘《花菴詞選》注,「唐詞多縁題所賦,《臨江仙》之言水仙,亦其一也。」明董逢元《唐詞紀》認爲,此調「多賦水媛江妃」,卽多爲詠水中的女神。調名本意卽詠臨江憑弔水仙女神。近代學者任半塘先生據敦煌詞有句云「岸闊臨江底見沙」謂詞意渉及臨江。「臨」本意是俯身看物;臨江而看的自是水仙。但中國歴代所祭的水仙幷不确定。像東漢袁康、呉平《越絶書》所記的春秋呉國功勛伍子胥受讒而死成爲長江水仙,東晉王子年《拾遺記》稱戰國楚大夫屈原爲湘江水仙。此外,還有琴髙、郭景純、陶峴(Xiàn)各爲不同水仙的記載。另外,投湘江而死的舜之二妃、三國魏曹子建筆下的洛河女神,都是人們祭祀的對象。按《臨江仙》調起於唐時,惟以前後闋起句、結句辨體,其前後兩起句七字、兩結句七字者,以和成績詞爲主,無別家可校。其前後兩起句七字、兩結句四字、五字者,以張子澄詞爲主,而以牛希濟詞之起句用韻、李後主詞之前後換韻、顧夐(Xiòng)詞之結句添字類列。其前後兩起句倶六字、兩結倶五字兩句者,以徐昌圖詞爲主,而以向薌林詞之第四句減字類列。其前後兩起句倶七字、兩結倶五字兩句者,以賀方回詞爲主,而以晏小山詞之第二句添字、馮正中詞之前後換韻、後闋第四句減字、王逐客詞之後闋第四句減字類列。蓋詞譜專主辨體,原以創始之詞、正體者列前,減字、添字者列後,茲從體製編次,稍詮世代,故不能仍按字數多寡也。他調準此。雙調小令,五十八字,上下闋各三平韻。約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此調唱時音節需流麗諧婉,聲情掩抑。柳耆卿演爲慢曲,《樂章集》又有七十四字一體,九十三字一體,汲古閣本倶刻《臨江仙》,今照《花草粹編》校定,一作《臨江仙引》,一作《臨江仙慢》。 「夜歸臨皋」:諸本皆無題,唯《東坡外集》注云:「在黃州作。」 鼻息已雷鳴:傅子立注:「韓退之《石鼎聯句詩序》:『衡山道士軒轅彌明,與進士劉師服、校書郎侯喜,聯《石鼎詩》已畢。道士曰:「此皆不足與語,吾閉口矣。」卽倚牆睡,鼻息如雷鳴。』」劉尚榮按:「詳見《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巻二十一》。按傅注乃引述其大意,未遵原句。」已,《蘇長公二妙集》本作「如」。 倚杖:元延祐本原校:「一作『久立』」。 此身非我有:傅子立注引《莊子·巻二十二·〈外篇·知北遊〉》:「舜問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 營營:傅子立注引《莊子·巻二十三·〈雜篇·庚桑楚〉》:「无使汝思慮營營。」 縠(hú)紋:傅子立注:「風息浪平,水紋如縠。《選》詩:『風浪吹紋縠。』」劉尚榮按:「《文選》無此句。疑是王逢《進酒歌》『風過細浪生紋縠』之誤引。」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句:傅子立注:「魏草堂:『何日扁舟去,江上負煙蓑。』杜子美:『張公一生江海客。』」劉尚榮按:「魏句見《宋百家詩》存本《東觀集》,題作《暮春閑望》,前句原作『扁舟何日去』,疑傅注誤倒。杜句出《洗兵馬》,見《九家集注杜詩·巻四》。」

這首詞作於神宗元豐五年,即東坡黃州之貶的第三年,寫作者深秋之夜在東坡雪堂開懷暢飲,醉後返歸臨皋住所的情景,表達了詞人退避社會的生活態度和希望徹底解脫的出世意念。詞人靜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無法掌握命運,不如全身免禍。是夜風靜紋平,心與景會,神與物遊。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駕一葉扁舟,隨波流逝,任意東西,將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無限的大自然之中。

賞析

此詞風格清曠而飄逸,寫作者深秋之夜在東坡雪堂開懷暢飲,醉後返歸臨皋住所的情景,表現了詞人退避社會厭棄世間的人生理想生活態度和要求徹底解脫的出世意念。 上闋首句夜飲東坡醒復醉,一開始就點明瞭夜飲的地點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復醒,醒而復醉,當他回臨皋寓所時,自然很晚了歸來彷彿三更,「彷彿」二字,傳神地畫出了詞人醉眼朦朧的情態這開頭兩句,先一個「醒復醉」,再一個「彷彿」,就把他縱飲的豪興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接着,下面三句,寫詞人已到寓所在家門口停留下來的情景:「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走筆至此,一個風神瀟灑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懷曠達遺世獨立的幽人躍然紙上,呼之欲出其間浸潤的,是一種達觀的人生態度,一種超曠的精神世界,一種獨特的個性和真情。 上闋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通過寫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諦聽江聲,襯托出夜靜人寂的境界,從而烘托出歷盡宦海浮沉的詞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聯翩,從而爲下闋當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鋪墊。 下闋一開始,詞人便慨然長嘆道:「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這奇峯突起的深沉喟嘆,既直抒胸臆又充滿哲理意味,是全詞樞紐。以上兩句精粹議論,化用「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形也」(《莊子·知北遊》)及「全汝形,抱汝生,無使汝思慮營營」(《莊子·庚桑楚》)之意,是詞人當下對人生的思索和感嘆,以一種透徹了悟的哲理思辨,發出了對整個存在宇宙人生社會的懷疑厭倦、無所希冀無所寄託的深沉喟嘆。這兩句,既飽含哲理又一任情性,表達出一種無法解脫而又要求解脫的人生困惑與感傷,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詞人靜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無法掌握命運,就當全身免禍顧盼眼前江上景緻,是夜闌風靜縠紋平,心與景會,神與物遊,爲如此靜謐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於是,他情不自禁地產生脫離現實社會的浪漫主義的遐想,唱道:「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駕一葉扁舟,隨波流逝,任意東西,他要將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無限的大自然之中。此即孔子「道不行,乘桴浮於海」(《論語·公冶長》)之意,體現了作者當時渴望得到精神自由和靈魂解脫的心境。 「夜闌風靜彀紋平」,表面上看來衹是一般寫景的句子,其實不是純粹寫景,而是詞人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相契合的產物。它引發出作者心靈痛苦的解脫和心靈矛盾的超越,象徵着詞人追求的寧靜安謐的理想境界,接以小舟兩句,自是順理成章。蘇東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擊之後,思想幾度變化,由入世轉向出世,追求一種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在他複雜的人生觀中,由於雜有某些老莊思想,因而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曠達不羈的性格。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這餘韻深長的歇拍,表達出詞人瀟灑如仙的曠達襟懷,是他不滿世俗嚮往自由的心聲。 全詞的特點是敘事議論寫景抒情相結合,語言舒展自如,簡練生動,表現了詞人獨特的語言風格。在情感上,飄逸曠達與悲涼傷感交織一處,是詞人謫居黃州時期複雜心境的很好展示。在東坡現存的三百多首詞作中,「歸」字竟出現一百多次,這是深可玩味的。李澤厚先生説:「東坡一生並未退隱,也從未真正歸田,但他通過詩文所表達出來的那種人生空漠之感,卻比前人任何口頭上或事實上的退隱歸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爲,東坡詩文中所表達出來的這種退隱心緒,已不衹是對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種對社會的退避。」(《美的歷程》)由於其結尾所表達的棄官歸隱之念,以至於「翌日喧傳子瞻夜作此詞,掛冠服江邊,拿舟長嘯去矣。郡守徐君猷聞之,驚且懼,以爲州失罪人,急命駕往謁則子瞻鼻鼾如雷,猶未醒也」(宋·葉石林《避暑録話·卷二》)。這則傳説,生動地反映了東坡求超脫而未能的人生遭際。其實,無論是人間天上,抑或是廊廟江湖,對於東坡來説均是外部世界,本無區別;他最後的歸宿衹能是自己的內心世界,所謂「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實際衹是詞人希望獲得精神解脫的一種象喻。
蘇軾

蘇軾

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蘇老泉長子,蘇潁濱兄。與父、弟合稱「三蘇」,故又稱「大蘇」。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嘉祐六年(1061年),再中制科,授簽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廳事。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召除判登聞鼓院,尋試館職,除直史館。治平三年,父卒,護喪歸蜀。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書祠部,權開封府推官。熙寧四年(1070年),上書論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二州。元豐二年(1079年),移知湖州,因詩托諷,逮赴台獄,史稱「烏台詩案」。獄罷,貶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元豐四年(1081年),移汝州團練副使。元豐八年(1085年)春,得請常州居住,十月起知登州。尋召除起居捨人。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遷中書舍人,改翰林學士兼侍讀。元祐四年(1089年),以龍圖閣學士知杭州。會大旱,飢疾並作,東坡請免上供米,又減價糶常平米,存活甚眾。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東坡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東西三十里修長堤,民德之。元祐六年(1091年),除翰林學士承旨,尋因讒出知潁州,徙揚州。後以端明殿學士、翰林侍讀學士出知定州。紹聖元年(1094年),貶惠州。紹聖四年(1097年),再貶儋州。累貶瓊州別駕,居昌化。宋徽宗即位,元符三年(1100年)赦還,提舉玉局觀,復朝奉郎。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四(按:東坡生於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時已入1037年)。宋孝宗時謚文忠。東坡於文學藝術堪稱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清新暢達,與歐陽文忠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為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山谷並稱「蘇黃」;作詞開豪放一派,變詞體綺靡之風,下啓南宋,與辛稼軒並稱「蘇辛」;工書,擅行、楷,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山谷、米元章、蔡君謨並稱宋四家;畫學文與可,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有《東坡集》四十卷、《東坡後集》二十卷、《和陶詩》四卷、《東坡七集》、《東坡志林》、《東坡樂府》、《仇池筆記》《論語說》等。《全宋詩》東坡詩,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為底本,卷四七、卷四八,以清乾隆刊馮踵息《蘇文忠詩合注》為底本。校以宋刊半葉十行本《東坡集》《東坡後集》(殘,簡稱集甲)、宋刊半葉十二行本《東坡集》《東坡後集》(殘,簡稱集乙,集甲、集乙合稱集本)、宋眉山刊《蘇文忠公文集》(殘,簡稱集丙)、宋黃州刊《東坡先生後集》(殘,簡稱集丁),宋刊《東坡先生和陶淵明詩》(簡稱集戊)、宋刊《集注東坡先生詩前集》(殘,簡稱集注)、宋嘉泰刊施德初、顧景繁《注東坡先生詩》(殘,簡稱施甲)、宋景定補刊施、顧《注東坡先生詩》(殘,簡稱施乙,施甲、施乙合稱施本)、宋黃善夫家塾刊《王狀元集百家注分類東坡先生詩》(簡稱類甲)、宋泉州刊《王狀元集百家注分類東坡先生詩》(殘,簡稱類乙)、元務本書堂刊《增刊校正王狀元集注分類東坡先生詩》(簡稱類丙,類甲、類乙、類丙,合稱類本)、明成化刊《東坡七集》(簡稱七集)、明萬曆刊《重編東坡先生外集》(簡稱外集)、清查初白《補注東坡編年詩》(簡稱查注)、清馮踵息《蘇文忠詩合注》(簡稱合注)。參校資料一為金石碑帖和著錄金石詩文的專著的有關部分;一為清人、近人的蘇詩校勘批語,其中有何義門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蘇詩》(簡稱何校),盧檠齋、紀曉嵐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別簡稱盧校、紀校),章茗簃所校繆藝術風覆明成化《東坡七集》(簡稱章校)。卷四八所收詩篇除《重編東坡先生外集》外,還分別採自《春渚紀聞》、《侯鯖錄》等書,亦據所採各書及有關資料進行校勘。新輯集外詩,編為第四九卷。生平見《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蘇軾傳》。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