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來材大,或難爲用。象以有齒,卒焚其身。
註釋
無特別需要註釋的詞語。
翻譯
陳子昂,字伯玉,是梓州人。在開耀二年許旦那榜中進士。起初,在十八歲時,還不懂得讀書,身爲富家子弟,憑藉行俠仗義崇尚氣節熱衷於遊獵賭博,後來進入鄉學後有所感觸而悔悟,就在州的東南面的金華山道觀中讀書,痛心並自我整飭,精心鑽研典籍,沉溺於黃帝、老子的學說和《易經》的圖象。光宅元年,到朝廷去上書,勸諫皇帝靈柩入京。武則天召見他,驚異於他的才能,就授任他爲麟臺正字,下令說:「這人天資傑出,文章光彩照人。」多次升遷擔任拾遺。聖歷初年,卸職回家。正碰上父親去世,在墳旁築廬守喪。縣令段簡貪婪兇殘,聽說他富有,設計捏造罪名誣陷陳子昂,威脅索取二十萬緡錢,還嫌少,就把他送進監獄。陳子昂自己占卜封象,驚訝地說:「上天不保佑,我大概要走到盡頭了!」果然死在獄中,終年四十三歲。陳子昂相貌溫和文雅,性情卻狹隘急躁,輕視錢財喜好施捨,篤守朋友間的情義。和他交往的傑出人士,很多掌管重要權柄。唐朝興起,文章承接徐陵、庾信的餘風,天下都推崇效仿,陳子昂纔開始使文風變得雅正。起初,作了《感遇詩》三十章,王適看到後驚歎說:「這個人一定會成爲天下文宗。」從此出名,凡是他所著的論述,世人都當作準則,他詩歌的格調尤其精巧。他曾勸說武則天興建明堂、太學,來調整國家的元氣。柳公權評論說:「(他)能夠盡情地著述,完全具備比興手法,唐朝興起以來,只有陳子昂而已。」有文集十卷,流傳至今。哎呀!自古以來有大才能的人,有的難以被任用。大象因爲有牙齒,最終自身被焚燒。確實如此啊,說的就是陳子昂啊!
賞析
這段文字主要是對唐代詩人陳子昂生平事蹟的記載。描述了他從一個富家子行俠好賭到悔悟讀書,展現出其轉變與進取精神。他因才華而受到武則天賞識。但不幸的是遭貪婪縣令誣陷,最終冤死獄中,令人惋惜。他的相貌與性格形成一定對比。他在文學上的成就也被肯定,其作品對文風轉變有重要意義,《感遇詩》令其知名,他的著作和詩歌格調都備受推崇。最後通過柳公權的評價強調了陳子昂在唐朝文學史上的獨特地位。整體上生動地呈現了陳子昂的一生及其在文學領域的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