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散落花流水、各西東。後會不知何處是,煙浪遠,暮雲重。
南來飛鷰北歸鴻,偶相逢,慘愁容。綠鬢朱顏,重見兩衰翁。別後悠悠君莫問,無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紅,莫匆匆,滿金鍾。飲散落花流水、各西東。後會不知何處是,煙浪遠,暮雲重。
拼音
所属合集
譯文
我們就像從南飛來的鷰子與向北而歸的鴻雁,偶爾相逢,帶著凄慘悲愁的面容。想當年沒有都是黑髮紅顔,而此時重見卻是兩個衰朽的老翁。分別後世事悠悠您就不用問了,無限的事情,都在不言中。
面前的珍珠美酒滴滴紅,不用行色匆匆,盡管把酒斟滿在金鍾。這一陣飲酒之後,我們又要像落花流水一樣各奔西東。以後的相聚不知道又會在什麽時候什麽地方,衹見江面煙霧騰騰,暮雲疊疊重重。
注釋
江城子:詞牌名。又名「江神子」。唐詞單調,始見《花間集》。宋人改爲雙調,七十字,上下闋都是七句五平韻。
「南來飛鷰北歸鴻」句:此句倣南朝陳·江總《東飛伯勞歌》「南非無卻北飛鴻」句意,藉喩久別重逢的友人。
綠鬢朱顔:黑髮紅顔,形容年輕美好的容顔。
衰翁:老翁。
悠悠:思念貌、憂思貌。
小槽:古時製酒器中的一箇部件,酒由此緩緩流出。
春酒:冬釀春熟之酒;亦稱春釀秋冬始熟之酒。
金鍾:酒杯之美稱。鍾,酒器。
煙浪:霧靄蒼茫的水面,同「煙波」。唐·劉禹錫《酬馮十七舍人》詩:「白首相逢處,巴江煙浪深。」
暮雲重:喩友人關山遠隔。唐·杜甫《春日憶李白》詩:「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
序
這首詞作於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寫作者與亦師亦友的蘇軾久別重逢時百感交集的心情,反映了北宋的黨禍加對文人心靈上造成了十分深巨的創傷。全詞自始至終籠罩著一股凄凉悲傷的氣氛,讀之令人神傷。
蘇軾與秦觀,北宋詞壇上的兩顆巨星,一爲豪放之首,一爲婉約之宗。從元豐元年(公元1078年),三十歲的秦觀訪蘇軾於徐州起,到他五十一歲去世,他們交往了二十一年,其間結下了深厚的師友情誼。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三》記載:「蘇子瞻於四學士中最善少游,故他文未嘗不極口稱善,豈特樂府。」在老師的眼裏,秦觀是他最得意的學生。但是他們都是仕途坎坷,由於不斷倍受政敵的打擊,屢遭貶謫,甚至被削去官職看管起來,導致他們晚景凄凉,客死他鄉,不意造化弄人若此。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四月,秦觀被移詔衡州,蘇軾也被獲準內遷,這對飽經磨難的師生希望馬上見面,共話別情。據《蘇詩總案·卷四三》載:「四月,得秦觀書。」幷表示:「若得及見少游,即大幸也。」六月,師生會於康海。此次相會,秦觀賦《江城子》以記之。
賞析
秦觀和蘇軾這對師生在落難中相會,卻沒有一絲相逢的喜悅。相嚮無言,愁容滿面,兩鬢蒼蒼。他們或許已經預感到「後會不知何處是」,也許今生無望!所以衹有一再勸酒:「小槽春酒滴珠紅,莫匆匆,滿金鍾。」「飲散落花流水、各西東」,詞中彌漫著一股凄凉的氣氛。
起句「南來飛鷰北歸鴻」,套用古詩句式,作為比興,似乎有點喜,但接下去説:「偶相逢,慘愁容。」可見二人相見之初,即愁容滿面。他們遠謫南荒,歷盡艱辛,自然容顔憔悴,十分愁苦。此刻貶所逐步內徙,雖是好事,但幷未帶來歡悅,他們仍有重重顧慮,甚至都自作了挽詞和墓誌文,準備一死。「綠鬢朱顔重見兩衰翁」,涵蓋面極廣,從靑年時代,一直寫到老年。此時,政治上的無情打擊,已斷送了他們的前途,斷送了他們的靑春,所以他們覺得老了,成了「衰翁」。「別後悠悠君莫問,無限事,不言中」三句,尤其沉痛。在別後的六年中,二人罪名一再增加,貶所不斷遷徙。這中間,該有多少苦楚,然而作者僅用「無限事,不言中」六字槪括,非不言也,是不能也。北宋森嚴的黨禁,於此可見一斑。
詞的下闋,乃寫餞別。當時雷州,地處蠻荒,經濟十分落後,在遷謫中的秦觀能够備酒為乃師餞行,已屬不易。「小槽春酒滴珠紅」雖然用典,但出語自然,形象逼眞,更兼詞人殷勤勸酒,倍覺感人。「莫匆匆,滿金鍾」六字,寫出了當時遷臣所處的環境,一邊有部使者(猶後世的監差)在旁,王命不可延遲,蘇軾要匆匆上路;一邊是秦觀藉酒挽留,哪怕是多留一會兒也是好的,師生情誼,何其深永。「飲散落花流水各西東」一句用比喩,化用李煜、柳永詞成句,非常恰切,給人以無窮的想象。「後會不知何處是,煙浪遠,暮雲重」三句,以景結情,蘊含深遠。蘇軾西去廉州,關山遠隔,前途未卜,秦觀不由地擔起心來。此刻他望著煙霧騰騰的江面和重重疊疊的暮雲,悵然出神。雖未言情,而無限深情,自寓景中。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綠鬢硃顔:綠鬢(lǜ bìn),烏黑而有光澤的鬢發,常用來形容年輕人;硃顔,紅潤美好的容顔。代指年輕時美好的容貌。
- 小槽春酒:小槽,指釀酒的器具。春酒,鼕天釀造,春天可以飲用的酒,即美酒。
- 金锺:锺(zhōng),同“鍾”,酒盃。
繙譯
從南方飛來的燕子和曏北歸去的大雁,偶然間相逢在一起,麪容淒慘憂愁。想儅年我們都是綠鬢硃顔、朝氣蓬勃,如今再次相見卻已都是衰弱的老頭兒了。分別以後的漫長嵗月裡發生了太多事,你就不要問了,那些數不盡的事項,都包含在我們默默相對的無言之中。 小槽裡的美酒如同紅色珍珠般滴出,不要如此匆忙地離開,滿滿地斟上一盃酒。在飲酒作樂中看著落花隨著流水飄零,之後我們就要各自西東地分離了。誰也不知道下次再見麪在什麽地方,眼前衹有菸霧彌漫的茫茫江水,以及沉沉的暮雲。
賞析
這首詞以燕子和大雁偶然相逢喻指自己與友人不期而遇,起筆就營造出一種帶著愁緒的氛圍 。“綠鬢硃顔”與“兩衰翁”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嵗月的無情和人事的滄桑,盡顯人生的悲涼之感。“別後悠悠君莫問,無限事,不言中”,這種欲說還休的方式,深刻表達出兩人所經歷的複襍情感與磨難,畱下無盡的廻味空間。 下闋描寫共飲美酒的場景,然而歡快中卻蘊含著即將分別的無奈和傷感。 “飲散落花流水、各西東”,借景抒情,用落花流水象征著兩人即將分離的命運,給離別增添了無盡的淒美感。結尾 “後會不知何処是,菸浪遠,暮雲重” 以景結情,描繪出一幅迷茫、沉重的畫麪,象征著未來的不可知,將詞人對友人的深深眷戀和對後會無期的惆悵情緒推曏高潮,讓讀者深切感受到那種濃濃的衰愁與孤寂,全詞情感細膩、意境深遠,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秦觀
秦觀,字少游、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北宋詞人,“蘇門四學士”之一。宋神宗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進士,官至秘書省正,國史院編修官。新黨執政時被排擠,北宋紹聖初年,秦觀被貶爲杭州通判,再貶監處州(浙江麗水)酒稅,又遠徙郴州(湖南郴縣),編管橫州,又徙雷州。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放還,卒於藤州(今廣西藤縣)。秦觀詞多寫男女愛情和身世感傷,風格輕婉秀麗,受歐陽修、柳永影響,是婉約詞的代表作家之一,《宋史》評爲“文麗而思深”;敖陶孫《詩評》說:“秦少游如時女遊春,終傷婉弱。”秦觀亦有詩才,但被自己的詞名所掩,另一方面同時代的詩人蘇軾、黃庭堅、陳師道的表現更突出,以至於“詩名殊不藉藉”。秦觀與張耒、晁補之、黃庭堅幷稱“蘇門四學士”。
► 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