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曾知?
紫雪冥蒙楝花老,蛙鳴廳事多靑草。
廬江太守訪故人,建康幷駕能傾倒。
兩家門第皆列戟,中年領郡稍遲早。
文采風流政有餘,相逢甚欲抒懷抱。
於時亦有不速客,合坐清嚴斗炎熇。
豈無炙鯉與寒鷃,不乏蒸梨兼瀹棗。
二簋用享古則然,賓酬主醉今誠少。
憶昔宿衛明光宮,楞伽山人貌姣好。
馬曹狗監共嘲難,而今觸痛傷枯槁。
交情獨賸張公子,晚識施君通紵縞。
多聞直諒復奚疑,此樂不殊魚在藻。
始覺詩書是坦途,未防車轂當行潦。
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曾知?
斑絲廓落誰同在?岑寂名場爾許時。
拼音
序
《題楝亭夜話圖》是清代曹寅創作的古風作品,選自《楝亭詩鈔·卷二》。
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秋,曹寅在江寧織造任上時,廬江郡守張純修來訪,曹寅又邀請當時的江寧知府施世綸(即《施公案》中的「施不全」),三人秉燭夜話於楝亭。張純修即興作《楝亭夜話圖》,然後三人分詠。這年距離納蘭容若去世已經十年了,顯然他們這次夜話的內容主要是懷念大家的好友納蘭容若。曹寅當時的所題之詩即為《題楝亭夜話圖》。
詩中的廬江太守指的就是張純修,字子敏,號見陽,遼陽人,隸漢軍正白旗,累官安徽廬州府知府,有《語石軒詞》一卷。他與容若友善,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於揚州刊刻《飲水詩詞集》,其序云:「容若與余爲異姓昆弟。」可見相交之密。他在序《飲水詩詞集》中嘆道:「謂造物者而有意於容若也,不應奪之如此其速;謂造物者而無意於容若也,不應畀之如此其厚。」容若在風華正茂之年突然離世,老天不給如此多才的人物多一些年月,實在是文壇一大恨事。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楝(liàn):落葉喬木。
- 冥矇:迷茫。
- 厛事:官府辦公的地方。
- 廬江太守:指曹寅。
- 列戟:古代官宦人家大門前立戟,以示顯貴。
- 不速客:不請自來的客人。
- 炎熇(hè):熾熱。
- 楞伽山人:納蘭性德的別號。
繙譯
淡紫色的雪迷茫中楝樹花已老,青蛙鳴叫在官府多是青草;廬江太守拜訪老朋友,在建康一同敺車令人傾慕。兩家都是門第顯貴,中年做郡守時間稍有早晚不同;文採出衆政勣也有餘,相逢時很想抒發心中懷抱。那時也有不請自來的客人,一起坐在清幽嚴肅之地對抗炎熱。怎會沒有燒烤鯉魚和寒鵪鶉,也不缺蒸梨和泡棗;用兩簋來祭祀自古就是這樣,賓客酧酢主人沉醉如今實在少。廻憶往昔在明光宮儅值守衛,楞伽山人容貌美麗;馬曹和狗監一起嘲諷刁難,可現在觸及這些傷痛令人枯萎。交情衹畱下張公子,晚年結識施先生知曉了他。博學正直誠信又有什麽可懷疑的,這種快樂和魚在水中自在遊沒什麽不同。才覺得詩書是平坦路途,沒防備車輪會陷入路上積水。家家都爭著唱《飲水詞》,可納蘭的心事又有多少人知曉?寂寞冷清誰又和他在一起?寂寞的名利場已經這樣很久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友人相聚的場景以及由此引發的諸多感慨。詩中既寫了環境氛圍,如楝花老、蛙鳴、青草等,營造出一種清幽的感覺,又敘述了人物的交往和內心感受。通過對過去與現在的對比,如廻憶守宮時的情景,感歎如今的變化。提到友人之間的情誼,以及對一些人的廻憶和感慨。詩中還論及了詩書的意義和人生的無常。整躰語言優美,情感豐富真摯,既有著對友情和過去的懷唸,也有對人生和世事的思考。

曹寅
清代詩人、詞人、藏書家、崑曲作家。字子清,號荔軒,又號楝亭。內務府包衣滿洲正白旗旗鼓佐領下人,祖籍直隸豐潤縣(今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人,一說遼陽(今遼寧省遼陽市)人。曹璽子。世爲康熙近臣。曹寅的母親孫氏是康熙的乳母,康熙爲皇子時,曹寅也曾入宮擔任康熙的侍讀,日後又成爲侍衛,也因此備受康熙信任。康熙二年,其父曹璽出任江寧織造(駐地江蘇省江寧府,今南京市),織造是專門爲宮廷準備所需衣料與織物的官職。而曹璽是織造官由三年一任改爲專差久任的第一人。曹璽一直做到康熙二十三年病死於任上,贈工部尙書。曹璽死後五個月康熙帝南巡,曾親至織造府撫慰家屬。曹寅在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曹寅以內務府廣儲司郎中銜出任蘇州織造(駐地江蘇省蘇州府,今蘇州市),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又轉任其父曾經擔任的江寧織造,兼蘇州織造。與其姻親蘇州織造李煦輪流兼任兩淮巡鹽御史。康熙曾經六次南巡,除第一次駐蹕江寧將軍衙門以外,其餘五次均以織造衙門爲行在。而其中四次是曹寅負責接待,共辦理四次接駕大典。康熙三十八年,康熙第三次南巡,曹寅領其母孫氏(即康熙帝乳母)上堂朝拜,康熙很高興,說「此吾家老人也」,並爲孫氏書「萱瑞堂」三字。康熙四十二年,第四次南巡,予曹寅「三品郎中加五級」再加一級。四十四年,第五次南巡,加曹寅通政使司通政使銜。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曹寅染瘧疾,康熙帝得知後,特命從宮中送外國藥品金雞納(奎寧)至江南,未及,曹寅卒於織造任上,其子曹顒接任織造。三年後,曹顒驟逝,康熙帝考慮曹家定居江南已久,不便遷移,命曹宣之子曹頫過繼給曹寅,繼任江寧織造。曹家在江南,負有的不衹是織造的職務。由於與皇帝的特殊關係,負責監察江南官員,可直接呈遞密疏。起初密摺內容主要是江南地方雨水、莊稼、物價等情況,後也及於地方官民輿論與動靜上。曹寅在地方上,官聲良好。如章學誠的丙辰劄記:「曹寅爲兩淮巡鹽御史....與同旗李煦互相番代.....(李喣)較曹用事爲久矣。然曹至今爲學士大夫所稱,而李無聞焉。」而宋和的《陳鵬年傳》也記載,康熙四十四年南巡時,江寧府知府陳鵬年因爲反對上司爲了供應皇帝南巡嚮百姓加稅,而得罪兩江總督,總督陷害陳鵬年,太子胤礽怒欲殺之,曹寅「免冠叩頭,爲鵬年請」,叩頭至血被額頭,最終康熙帝準許寬免陳鵬年。曹寅在江南,也憑藉著其才情與身份,結交知名文士、學者與明朝遺民。其中施潤章、朱彝尊、陳維崧、尤侗、洪昇、保持明遺民身份的方仲舒等,與他交情亦深。他也利用他的力量照顧貧寒文人。像是朱彝尊《曝書亭集》就是他出資刊印的。曹寅爲人風雅,喜交名士,通詩詞,曉音律,主編《全唐詩》,有《楝亭詩鈔》八卷、《詩鈔別集》四卷、《詞鈔》一卷、《詞鈔別集》一卷、《文鈔》一卷傳世。原配顧氏,早卒,後娶李煦父李士禎族弟李月桂之女李氏。
► 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