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蒼茫看勁鬆,亂雲飛渡仍從容。

暮色蒼茫看勁鬆,亂雲飛渡仍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峯。
拼音

譯文

松樹在暮色蒼茫中傲然挺立在山崖上,一陣陣亂雲從容地飛過。天設地造好一個仙人洞,正是在這險峻的山峯上才能領略到無限美好的風光。

注釋

爲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仙人洞,在廬山佛手巖下,牯嶺之西,高約兩丈,深廣各三四丈,傳爲唐朝仙人呂洞賓所居,故名。李進即江青。 勁鬆:挺立在山崖上的松樹。 仍從容:指飛渡的亂雲。 天生:天設地造,未加人工修飾。 險峯:在山崖上才能領略到這樣這樣無限的風光。

《七絕·爲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是毛澤東1961年9月9日這江青所寫。毛澤東的氣魄和智慧,前蘇聯與美國巧妙利用博弈化解危機和國內紛爭,贏得了共和國勝利。

賞析

此詩頭兩句:“暮色蒼茫看勁鬆,亂雲飛渡仍從容。”是說,在蒼茫的暮色中,你看那剛勁的青松,任憑翻騰的雲霧從身邊穿過,它仍然泰然自若;那漫天飛舞的雲霧也顯得從容不迫。這兩句寫勁鬆不屈不撓的戰鬥姿態。 “暮色蒼茫”描繪了“勁鬆”所處的時空環境,用來象徵一種暫時混亂不清的局面。1959年到1961年,連續發生嚴重的自然災害,糧食大量減產,進口糧食又受到封鎖,口糧嚴重短缺,人心不穩。再加上工業生產也急速下降,人們一時感到恐慌,前途渺茫,迷失了方向,在“暮色蒼茫”的情況下,那些飛鳥也都躲在自己的窩裏,惟有那棵不屈不撓的“勁鬆”送走了多少個“暮色蒼茫”的夜晚,“亂雲飛渡”是當時的實景,描繪出亂雲的兇猛、它象徵當時來自國外反動政治勢力的壓力。具體指在美帝國主義支持下的蔣介石集團,瘋狂叫囂要反攻大陸;各國反動勢力對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也進行了大肆攻擊;蘇聯領導人挑起中蘇論戰,並把兩黨之間的原則爭論變爲國家爭端,對中國施加政治上、經濟上和軍事上的巨大壓力。面對暮色中的亂雲,勁鬆仍然從容不迫地挺立在那裏,毫不動搖;面對各國反動派反華大合唱,用馬列主義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不但沒有被嚇倒,而且進行了頑強有力的反擊,經受了磨鍊,取得了勝利。“仍從容”表示臨危不懼、毫不動搖、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偉大氣魄。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峯。”仙人洞自然天成,它的無限風光在險峻的山峯之上。這兩句蘊含很深的哲理。要想看到無限美好的風光,必須登上最險要的高峯。推而廣之,我們要想取得革命的勝利,必須克服許許多多的困難,掃除各種反動勢力的阻撓。要想取得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勝利,必須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必須出大力,流大汗,才能創造出豐富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那麼對一個人來說,要想成爲“勁鬆”,就必須經受住各種艱苦的磨難和考驗。 這首詩通過對勁鬆和仙人洞生動的描寫,歌頌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爲了偉大的社會主義事業而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 本詩的藝術特色主要表現爲寓理於景。毛澤東根據照片的內容和生活的實際情況,首先塑造兩個主要形象:“勁鬆”和“仙人洞”。然後塑造“暮色”、“亂雲”、“險峯”等次要形象,它們作爲背景出現在詩中,從而構成了廬山仙人洞這一“無限風光”的藝術境界。它不但形象生動,氣勢宏偉,使人深受感染,而且字裏行間蘊含着一種深刻的哲理,使人得到啓發: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無論是幹事業還是做學問,爲了實現理想要不懈地追求、奮鬥;或者當我們在人生旅途上受到挫折、身處逆境的時候,都應該充滿必勝的信心,進行不懈的努力,敢於攀登險峯,去奪得最後的勝利。因此,這首絕句成爲了寄情於景、寓理於景的膾炙人口的佳作。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亂雲飛渡:指漫天的亂雲繙滾飛過。
  • 從容:不慌不忙,沉著鎮定。
  • 仙人洞:廬山的一処景觀。
  • 險峰:高而險峻的山峰。

繙譯

在暮色蒼茫中,更能看清那傲然挺立在山崖上的青松,盡琯天空中亂雲繙滾飛過,但它依然從容自在。大自然造就了這一個神奇的仙人洞,無限美好的風光就在那險峻的山峰之上。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廬山仙人洞景色的描繪,以及對青松在暮色和亂雲環境中表現出的從容姿態的刻畫,傳達出一種不畏艱險、堅定從容、積極曏上的精神境界。暮色蒼茫的背景襯托出青松的堅靭,亂雲飛渡中凸顯其從容。詩的後兩句則揭示出衹有在險峻之処,才能領略到無限美好的風光,寓意著衹有經歷艱難險阻,勇於攀登,才能獲得更爲廣濶的眡野和境界。整首詩短小精悍,意境深邃,給人以啓迪和力量。

毛澤東

毛澤東

毛澤東,字潤之,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詩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袖,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立者。從1949年到1976年,毛澤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領導人。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爲毛澤東思想。毛澤東被視爲現代世界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時代》雜誌將他評爲20世紀最具影響100人之一。 ► 1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