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簾幾度青春老,堪鎖千年白日長。

出自 李賀 的《 三月過行宮
渠水紅繁擁御牆,風嬌小葉學娥妝。 垂簾幾度青春老,堪鎖千年白日長。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譯文

御溝裏的水葒白蒿把行宮的圍牆擁繞,淡紅柔綠像宮女的紅頰翠眉般妖嬌。 行宮裏簾幕幾次更換青春已經變衰老,宮門深鎖宮女無盡的苦寂何日終了!

注釋

行宮:皇帝外出所住之處。此指東都洛陽行宮。 渠水:溝渠中的水,此指御溝水。渠,即指御溝。唐杜牧《東都送鄭處誨校書歸上都》詩:“悠悠渠水清,雨霽洛陽城。”紅:水葒(hóng),是一種水生植物。繁:曾益本作“蘩”。蘩(fán),白蒿,即艾蒿。邊讓賦雲:“若綠蘩之垂幹。”吳正子注曰:“紅繁,荷也。小葉,初生葉也。” 風嬌:謂風姿嬌柔。娥妝:美女的妝飾。宋晏幾道《蝶戀花·碧草池塘春又晚》詞:“小葉風嬌,尚學娥妝淺。” 垂簾:放下簾子。謂閒居無事。《南史·顧愷之傳》:“覬之御繁以約,縣用無事。晝日垂簾,門階閒寂。” 千年:極言時間久遠。晉陶淵明《輓歌詩》:“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三月過行宮》是唐代詩人李賀的作品。此詩爲作者過行宮的抒懷之作。前兩句寫行宮外的景色,後兩句寫宮女們的淒涼生活。全詩色澤明麗、詞藻華美。詩人由御溝葒蒿的春景,聯想到宮女的容顏,再聯想到她們長鎖深宮的生活遭遇,思緒由實而虛,以小見大,從具體的實景到概括的抒情,脫落常套,構思巧妙。

賞析

《三月過行宮》是一首七絕。作者經過行宮,時當陽春三月,看到的是一派春景:“渠水紅繁擁御“牆”,詩起句寫宮牆外側,御溝之中,水葒茂盛,白蒿繁密。全詩中實寫竹宮春景,僅此一句。接下“風嬌小葉學娥妝”,始由眼前水葒生髮聯想,由實返虛。“風嬌小葉”,指葒,紅莖,葉片嫩綠,葉上有淡紅色茸毛,搖曳風中,色狀嬌豔。作者忽然覺得,它多麼像宮女新妝的紅頰翠眉。兩種事物,一般新豔,可謂神似。詩起二句,由景及人,辭美,意想亦美。而就全詩之文勢而言,則是欲抑先揚,引起下文。 “垂簾幾度青春老,堪鎖千年白日長。”宮女雖曾有春天般的時光,雖曾有水葒新蒿般嬌嫩柔美的容貌,但在寂寞深宮裏,經不得春去冬來,幾度垂簾,青春轉瞬即逝,紅顏須臾便老,這種千年長鎖的生活實在不堪忍受。詩的後兩句,作者用“幾度”與“千年”對舉,表現宮女們青春易去而寂寞長在的悽苦哀怨的不幸生活,並寄予深切的同情,委婉地表達了對這一不合理社會現象的憤慨。 李賀詩在藝術上以奇麗爲其特色,這首詩也表現了這一點。李賀詩的奇,主要在取材和構想上離絕凡近,出人意表。而這首《三月過行宮》更體現出作者構想的奇妙。詩人由御溝葒蒿的春景,一下子便聯想到宮女的容顏,然後再聯想到她們長鎖深宮的生活遭遇,思緒由實而虛,以小見大,從具體的實景到概括的抒情,脫落俗套,與一般宮怨詩的藝術構思不同。而色澤明麗、詞藻華美,也是顯而易見的。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渠水:這裏指宮中的水道。
  • 紅繁:指水邊的紅花盛開。
  • 御牆:皇宮的圍牆。
  • 風嬌:形容樹葉在風中搖曳的樣子。
  • 小葉:嫩葉。
  • 學娥妝:模仿美女的妝容,這裏比喻樹葉的美麗。
  • 垂簾:指宮中的簾幕。
  • 幾度:幾次,多少次。
  • 青春老:指青春年華逝去。
  • 堪鎖:難以忍受。
  • 千年白日長:指漫長的日子。

翻譯

宮中的水道旁,紅花盛開,圍繞着皇宮的圍牆。 風中的嫩葉彷彿在模仿美女的妝容,搖曳生姿。 宮中的簾幕垂下,多少次見證了青春年華的逝去。 漫長的日子裏,宮中的生活讓人難以忍受,彷彿被鎖住了千年。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宮中春天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宮中生活單調乏味、青春易逝的感慨。詩中「渠水紅繁」與「風嬌小葉」形成鮮明對比,既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又暗含了宮中生活的沉悶。後兩句「垂簾幾度青春老,堪鎖千年白日長」更是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與青春的嚮往,以及對宮廷生活束縛的無奈和不滿。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李賀詩歌的獨特魅力。

李賀

李賀

李賀,唐代著名詩人,漢族,河南福昌人。字長吉,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等,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祖籍隴西,生於福昌縣昌谷(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一生愁苦多病,僅做過3年從九品微官奉禮郎,因病27歲卒。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重要人物。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