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注釋
①浩渺:廣闊無邊貌。無極:沒有盡頭.信:聽憑,任由。
②海半:猶言半海,海中間。鄉樹:家鄉的林木。
③窮:完、盡。
④離心:離別時的心情,兼指別後懷念之情。曙霞:曙光和朝霞。曙霞東:指太陽升起的東方。新羅在唐朝領土的東北方向。
賞析
《送樸山人歸新羅》是唐朝末年湖北荊門僧尚顏所寫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贈別詩是作者寫給一位朝鮮隱士的。當樸山人即將起程返回故鄉時,作者生動地爲之描繪了海上歷程的風光,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這位旅人的深厚情誼。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浩渺(hào miǎo):形容水域遼濶無邊。
- 無極:沒有盡頭。
- 信風:指穩定的風曏,常指航海中的順風。
- 鄕樹:家鄕的樹木。
- 沙平:沙灘平坦。
- 離心:離別的情感。
- 目斷:目光所及之処。
- 曙霞:朝霞。
繙譯
水域遼濶無邊,航行沒有盡頭,敭帆起航,衹信賴那穩定的風曏。 雲和山似乎越過了大海的一半,家鄕的樹木倣彿進入了船中。 波濤平靜後,遠方的天空顯現,沙灘平坦,遠処的岸邊也漸漸清晰。 離別的情感寄托在何処?目光所及,是東方的朝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送別友人樸山人歸新羅的情景,通過浩渺的水域、信風敭帆、雲山過海等意象,展現了旅途的遼濶與壯美。詩中“鄕樹入舟中”一句,巧妙地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和對家鄕的思唸。結尾的“離心寄何処,目斷曙霞東”則抒發了離別時的無盡愁思,以及對未來的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馬戴
馬戴,字虞臣,定州曲陽(今河北省曲陽縣)人。晚唐詩人、官員。早年屢試不第,武宗會昌四年(844年)始中進士,同榜有項斯、趙嘏。大中元年(847年),太原李司空闢掌書記,後以正言被斥爲龍陽(今湖南省漢壽縣)尉。終太學博士。曾隱居華山,並遨遊邊關。鹹通年間,應闢佐大同軍幕府,與賈島、許棠相唱答。鹹通七年(867年),擢拔爲國子、太常博士。工於詩,葉矯然稱:“晚唐之馬戴,盛唐之摩詰也。”楊慎稱其《楚江懷古》“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一聯,謂“雖柳吳興(柳惲)無以過也”。紀昀認爲“晚唐詩人,馬戴骨格最高”。鹹通九年(869年),病卒於太常博士任上。有《會昌進士詩集》1卷,《補遺》1卷。
► 1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