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衆裡尋他千百度,廻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処。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衆裏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爲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拼音

譯文

自古至今,能夠取得大事業、做得大學問的人,無不經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是第一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這是第二境。“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是第三境。這些語句,不是大詞人是說不出來的。但從這層意義上去解釋詩詞,恐怕晏殊、柳永、辛棄疾諸人是不會允許的。

注釋

晏殊【蝶戀花】見二四注。 柳永【鳳棲梧】:"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裏。無言誰會憑欄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衆裏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境界:(jìng),疆界,地方,狀況。
  • 衣帶漸寬:指人逐漸消瘦。
  • 憔(qiáo)悴:形容人瘦弱,麪色不好看。
  • 驀(mò)見:突然看見。

繙譯

古往今來那些能夠成就偉大事業、大學問的人,必定要經歷三種境界。“昨天夜裡西風慘烈,凋零了綠樹,獨自登上高樓,望盡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這是第一種境界。“漸漸身躰消瘦,衣服變寬也始終不後悔,爲了她值得如此身形憔悴”,這是第二種境界。“在人群中尋找了她千百廻,猛然廻頭不經意間卻看到,那人正在燈火稀少的地方”,這是第三種境界。這樣的語句衹有偉大的詞人才能說出來。然而如果匆忙地用這種意思去解釋各種詞,恐怕是晏殊、歐陽脩等人所不允許的。

賞析

這段話中王國維巧妙地引用三首詞中的名句來闡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的三種境界。第一境強調迷茫中追求目標,高瞻遠矚而又感到孤獨迷茫。第二境躰現爲了理想全力以赴,不惜身心憔悴。第三境則表示經過長期探索和努力,在不經意間突然領悟、獲得成功。這種以詞喻理的方式生動形象且極具啓發性,展現了王國維對人生境界和藝術境界的深刻理解,也使這些觀點深入人心。這不僅是對詩詞內涵的創新解讀,更是對人生哲理的高度提鍊。

王國維

王國維

王國維,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鉅子,國學大師。 ► 2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