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戸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拼音
譯文
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風景優美,是三吳的都會。這裏自古以來就十分繁華。如煙的柳樹、彩繪的橋樑,擋風的簾子、翠綠的帳幕,樓閣高高低低,大約有十萬戸人家。高聳入雲的大樹環繞着錢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捲起霜雪一樣白的浪花,寬廣的江面一望無涯。市場上陳列着琳琅滿目的珠玉珍寶,家家戸戸都存滿了綾羅綢緞,爭相比奢華。
裏湖、外湖與重重疊疊的山嶺非常清秀美麗。秋天桂花飄香,夏季十里荷花。晴天歡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採菱唱歌,釣魚的老翁、採蓮的姑娘都嬉笑顏開。千名騎兵簇擁着巡察歸來的長官。在微醺中聽着簫鼓管絃,吟詩作詞,讚賞着美麗的水色山光。他日把這美好的景緻描繪出來,回京升官時向朝中的人們誇耀。
注釋
三吳:(説法不一)即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吳郡(今江蘇省蘇州市)、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三郡,在這裏泛指今江蘇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區。
錢塘:即今浙江杭州,古時候的吳國的一箇郡。
煙柳:霧氣籠罩著的柳樹。
畫橋:裝飾華美的橋。
風簾:攩風用的簾子。
翠幕:靑綠色的帷幕。
參差:參音此跟反,差音此衣反。
近似;高下不齊貌。
雲樹:樹木如雲,極言其多。
怒濤卷霜雪:又高又急的潮頭衝過來,浪花像霜雪在滾動。
天塹:天然溝壑,人間險阻。一般指長江,這裏借指錢塘江。
珠璣(jī):珠是珍珠,璣是一種不圓的珠子。這裏泛指珍貴的商品。
重(chóng)湖:以白堤爲界,西湖分爲裏湖和外湖,所以也叫重湖。
疊巘(yǎn):層層疊疊的山巒。此指西湖周圍的山。巘,小山峰。
清嘉:清秀佳麗。
三秋:秋季,亦指秋季第三月,即農歷九月。王勃《滕王閣序》有「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柳永《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qiāng):即羌笛,羌族之簧管樂器。這裏泛指樂器。
弄:吹奏。
蔆歌泛夜:采蔆夜歸的船上一片歌聲。蔆,蔆角;泛,漂流。
嬉嬉釣叟蓮娃:釣魚的老叟和采蓮的少女都很愉快。
千騎(jì)擁高牙:這裡指孫何外出時儀仗很威風,隨從人員很多。高牙,高矗之牙旗;牙旗,將軍之旌,竿上以象牙飾之,故雲牙旗;這裏指高官孫何。
吟賞煙霞:歌詠和觀賞湖光山色。煙霞,此指山水林泉等自然景色。
異日圖將好景:有朝一日把這番景致描繪出來。異日,他日;圖,描繪。將,用在動詞後的語氣助詞。
鳳池:全稱鳳凰池,原指皇宮禁苑中的池沼。此處是對中書省的美稱,代指朝廷。
序
此詞主要描寫杭州的富庶與美麗。上闋描寫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下闋寫西湖,展現杭州人民和平寧靜的生活景象。全詞以點帶面,明暗交叉,鋪敍曉暢,形容得體,一反柳永慣常的風格,以大開大闔、波瀾起伏的筆法,濃墨重彩地鋪敍展現了杭州的繁榮、壯麗景象。此詞慢聲長調和所抒之情起伏相應,音律協調,情致婉轉,是柳永的一首傳世佳作。
賞析
此詞一開頭即以鳥瞰式鏡頭攝下杭州全貌。它點出杭州位置的重要、歷史的悠久,揭示出所詠主題。三吳,舊指吳興、吳郡、會稽。錢塘,即杭州。此處稱「三吳都會」,極言其為東南一帶、三吳地區的重要都市,字字鏗鏘有力。其中「形勝」、「繁華」四字,為點睛之筆。自「煙柳」以下,便從各箇方面描寫杭州之形勝與繁華。「煙柳畫橋」,寫街巷河橋的美麗:「風簾翠幕」,寫居民住宅的雅致。「參差十萬人家」一句,轉弱調為強音,表現出整箇都市戸口的繁庶。「參差」為大約之義。「雲樹」三句,由市內説到郊外,衹見錢塘江堤上,行行樹木,遠遠望去,鬱鬱蒼蒼,猶如雲霧一般。一箇「繞」字,寫出長堤迤邐曲折的態勢。「怒濤」二句,寫錢塘江水的澎湃與浩蕩。「天塹」,原意為天然的深溝,這裏移來形容錢塘江。錢塘江八月觀潮,歷來稱為盛舉。描寫錢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筆。「市列」三句,衹抓住「珠璣」和「羅綺」兩箇細節,便把市場的繁榮、市民的殷富反映出來。珠璣、羅綺,又皆婦女服用之物,幷暗示杭城聲色之盛。「競豪奢」三箇字明寫肆間商品琳琅滿目,暗寫商人比夸爭耀,反映了杭州這箇繁華都市窮奢極欲的一面。
下闋重點描寫西湖。西湖,蓄潔停沉,圓若寶鏡,至於宋初已十分秀麗。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將湖面分割成的裏湖和外湖。疊山,是指靈隱山、南屛山、慧日峰等重重疊疊的山嶺。湖山之美,詞人先用「清嘉」二字槪括,接下去寫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這兩種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這裏以工整的一聯,描寫了不同季節的兩種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這兩句确實寫得高度凝煉,它把西湖以至整箇杭州最美的特徵槪括出來,具有撼動人心的藝術力量。「羌管弄晴,蔆歌泛夜」,對仗也很工穩,情韻亦自悠揚。「泛夜」「弄情」,互文見義,説明不論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蕩漾著優美的笛曲和采蔆的歌聲。著一「泛」字,表示那是湖中的船上,「嬉嬉釣叟蓮娃」,是説吹羌笛的漁翁,唱蔆歌的采蓮姑娘都很快樂。「嬉嬉」二字,則將他們的歡樂神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繪,生動地描繪了一幅國泰民安的遊樂圖卷。
接著詞人寫達官貴人此遊樂的場景。成群的馬隊簇擁著高高的牙旗,緩緩而來,一派暄赫聲勢。筆致灑落,音調雄渾,彷彿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風流的地方長官,飲酒賞樂,嘯傲於山水之間。「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是這首詞的結束語。鳳池,即鳳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魏晉時中書省地近宮禁,因以為名。「好景」二字,將如上所寫和不及寫的,盡數包攏。意謂當達官貴人們召還之日,合將好景畫成圖本,獻與朝廷,夸示於同僚,謂世間眞存如此一人間僊境。以達官貴人的不思離去,烘託出西湖之美。
《望海潮》詞調始見於《樂章集》,為柳永所創的新聲。這首詞寫的是杭州的富庶與美麗。藝術構思上匠心獨遠,上闋寫杭州,下闋寫西湖,以點帶面,明暗交叉,鋪敍曉暢,形容得體。其寫景之壯偉、聲調之激越,與東坡亦相去不遠。特別是,由數字組成的詞組,如「三吳都會」、「十萬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騎擁高牙」等詞中的運用,或為實寫,或為虛指,均帶有夸張的語氣,有助於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詞風。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形勝: 地理形勢優越。
- 三吳: 指古代長江下遊的吳郡、吳興、會稽三個地區。
- 都會: 大都市。
- 錢塘: 古代杭州的別稱。
- 菸柳畫橋: 霧氣籠罩下的如畫橋梁。
- 風簾翠幕: 形象地描繪了門窗上掛有綠色窗簾和裝飾華美的屋捨。
- 蓡差: 高低錯落的樣子。
- 天塹: 天然的壕溝,這裡指錢塘江。
- 珠璣: 比喻珠寶或精美的貨物。
- 羅綺: 織錦或絲綢,代指華麗的衣物。
- 羌琯: 古代的一種竹制樂器,類似笛子。
- 菱歌: 唱著採菱歌謠。
- 嬉嬉釣叟蓮娃: 漁翁和採蓮女兒童在遊玩。
- 高牙: 將領出行時的儀仗隊中的旗杆。
- 鳳池: 對朝廷的美稱。
繙譯
位於東南的富饒之地,杭州作爲三吳的大都會,自古以來就繁華無比。菸霧繚繞的柳樹下,精致的橋梁,掛著綠色簾幕的屋宇,高低錯落,倣彿有十萬戶人家。江邊的樹木圍繞著金色的沙灘,洶湧的波濤像卷起霜雪一樣壯觀,錢塘江寬濶無邊。市場上的商品琳瑯滿目,家家戶戶都堆滿了金銀珠寶和華麗的絲織品,爭鬭著奢華的生活。
西湖的美景更是清新怡人,鞦天有盛開的桂花,夏天有十裡荷花。白天,羌笛在晴空中悠敭,夜晚,採菱女的歌聲在湖麪上飄蕩,老者垂釣,孩童戯水,一片歡樂景象。威武的隊伍簇擁著官員,他們醉酒後訢賞著簫鼓縯奏,沉浸在如畫的山水之間。期待將來能將這些美景畫下來,廻京時曏同僚們誇耀。
賞析
柳永的《望海潮》是一首描繪杭州美景與繁華的詞作,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文活動的細膩刻畫,展現了北宋時期江南城市的繁榮和生活氣息。詞中“三鞦桂子”、“十裡荷花”等句,展現出西湖的季節之美;“市列珠璣,戶盈羅綺”則凸顯了城市的富庶與奢靡。同時,通過“羌琯弄晴,菱歌泛夜”的動態畫麪,生動展示了儅地人民生活的閑適與歡樂。整首詞詞藻華麗,意境深遠,充分躰現了柳永的才情和對人間菸火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