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出自 孔子 的《 論語 · 子罕篇
春晴也好。春陰也好。著些兒、春雨越好。春雨如絲,繡出花枝紅裊。怎禁他、孟婆合皂。 梅花風小。杏花風小。海棠風、驀地寒峭。歳歳春光,被二十四風吹老。楝花風、爾且慢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孟婆: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風神。
  • 合皁:指起風,颳大風。
  • 驀地:突然。
  • 楝(liàn)花:一種植物。

翻譯

春天晴朗也好。春天陰天也好。下一些兒春雨更加好。春雨像絲線一樣,繡出了花枝的紅豔嫋嫋。怎禁得起那孟婆颳起大風。 梅花風小。杏花風小。海棠花風,突然就變得寒冷峭厲。年年的春光,被二十四番花信風漸漸吹老。楝花風啊,你暫且慢點到來。

賞析

這首詞寫了春天的各種景象和感受。詞人對春晴、春陰和春雨都懷着一種欣賞的態度,描繪了春雨滋潤下花朵的嬌豔之態。接着寫了不同花的風有小有大,體現出春天氣候的多變。尤其是感嘆春光易逝,隨着二十四番花信風而逐漸老去,表達出對時光流逝的惋惜之情。最後說希望楝花風慢點到來,更是強化了這種挽留春光的心情。詞中語言生動形象,用「紅嫋」等詞彙細膩地描繪了春天的景象,情感表達真摯而微妙。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東周時期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先祖爲宋國(今河南商丘)貴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爲“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爲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 ► 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