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萬章問曰:“敢問友。”   孟子曰:“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挾也。孟獻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樂正裘、牧仲,其三人,則予忘之矣。獻子之與此五人者友也,無獻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亦有獻子之家,則不與之友矣。非惟百乘之家爲然也。雖小國之君亦有之。費惠公曰:‘吾於子思,則師之矣;吾於顏般,則友之矣;王順、長息則事我者也。’非惟小國之君爲然也,雖大國之君亦有之。晉平公之於亥唐也,入雲則入,坐雲則坐,食雲則食。雖疏食菜羹,未嘗不飽,蓋不敢不飽也。然終於此而已矣。弗與共天位也,弗與治天職也,弗與食天祿也,士之尊賢者也,非王公之尊賢也。舜尚見帝,帝館甥於貳室,亦饗舜,迭爲賓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用下敬上,謂之貴貴;用上敬下,謂之尊賢。貴貴、尊賢,其義一也。”
拼音

所属合集

#孟子

譯文

萬章問道:“請問怎樣交朋友?” 孟子說:“不倚仗自己的年長,不倚仗自己的顯貴,也不倚仗兄弟的勢力來交朋友。所謂友,是以對方的品德爲友,不可有所倚仗。孟獻子,是擁有百輛車馬的大夫,他有五個朋友:樂正裘、牧仲,其他三人我忘了。獻子和這五人交朋友,心中沒有獻子是大夫的想法。這五人,也是這樣,如果心存獻子是大夫的念頭,就不同他交朋友了。不僅擁有百輛車馬的大夫是這樣,即使是小國的君主也有這種人。費惠公說:‘我對於子思,是把他當老師;我對於顏般,是把他當朋友。王順、長息,是服侍我的。’不僅小國的君主是這樣,即使大國的君主也有這種人。晉平公對於亥唐,亥唐叫他進去,他才進去;叫他坐,他才坐;叫他吃飯,他才吃飯。即使是粗糙的米飯、菜羹,也不曾不吃飽,因爲不敢不吃飽。但也僅此而已,並不和他共有君主之位,不和他一起處理政務,也不和他分享俸祿。這只是士人的尊賢,而不是王公的尊賢。舜拜見帝堯,帝堯請他這位女婿住在他的副宮裏,也請舜吃飯,兩人輪着做東,這纔是天子結交普通老百姓爲友的態度。以地位卑微者尊敬地位顯貴者,這叫尊重貴人;以地位顯貴者尊敬地位卑微者,這叫尊重賢人。尊重貴人和尊重賢人,道理是一樣的。”

注釋

挾:倚仗,持以自重。 孟獻子:春秋時期魯國大夫仲孫蔑。 費(bì)惠公:春秋時期費國的君主。 晉平公:春秋時期晉國的君主。亥唐:晉平公時隱居於市的賢士。 入雲、坐雲、食雲:雲入、雲坐、雲食的倒文。 疏食:粗糙的食物。 館:館舍,指止宿。甥:女婿。貳室:副宮。

賞析

本章答弟子萬章問,論交友之道在“友其德”。 本章結構,是典型的總—分—總說的結構佈局。 孟子首先總說了交友的一般原則,不依仗年紀大,不依仗地位高,不依仗兄弟的富貴。交友,是因人家品德高尚而去交結他,不能有依仗富貴的觀念。 接着他舉了孟獻子這個“百乘之家”(大夫)、費惠公這個“小國之君”、晉平公這個大國之君乃至帝堯這位天子之交友“不挾長,不挾貴”的例子,從而證明了自己的觀點。 最後幾句是總結,大意是:地位低的要敬重地位高的,這叫尊重貴人;地位高的要敬重地位低的,這叫尊重賢人。兩者的道理是一樣的,就是“友其德”。 “友其德”,一言以蔽之,就是因爲人家品德高尚而去交結,沒有別的私心雜念。所以,不要友其財、色、權、利、勢,更要拒絕“錢權交易”。

孟子

孟子,名軻,或字子輿,華夏族(漢族),鄒(今山東鄒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後世追封孟子爲“亞聖公”,尊稱爲“亞聖”,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將孟子的言行記錄成《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共同編寫完成。 ► 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