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孟子曰:“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拼音

所属合集

#孟子

譯文

孟子說:“賢明的人以自己的清楚明白,使他人清楚明白;如今的人卻以自己的模模糊糊,想使他人清楚明白。”

注釋

昭昭:明白。

賞析

我們今天說:“教育者先受教育。”或者說:“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都是“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的意思。 春秋戰國時代,諸子百家無不開門授徒,恐怕難免有“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者,所以孟子有這段議論。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昭昭:明白。
  • 昏昏:糊塗。

翻譯

孟子說:「賢人用自己清楚明白,去使別人清楚明白;現在的人卻用自己的糊里糊塗,去使別人清楚明白。」

賞析

這段話強調了教育者自身首先要有清晰的認知和智慧。只有自己真正明白道理,纔有資格去教導他人。而如果自身處於糊塗狀態卻還試圖去教導別人,那顯然是不合適的做法。這體現了對爲師者、爲賢者的一種要求和反思,警示人們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見識和素養,否則難以承擔起引導他人的責任。

孟子

孟子,名軻,或字子輿,華夏族(漢族),鄒(今山東鄒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後世追封孟子爲“亞聖公”,尊稱爲“亞聖”,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將孟子的言行記錄成《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共同編寫完成。 ► 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