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樹涼生霜氣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出自 龐塏 的《 長安雜興效竹枝體
萬樹涼生霜氣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兒競把清荷葉,萬點銀花散火城。
拼音

賞析

古都長安,農曆七月半,中元節,初秋方至,日間或許仍然些許炎熱,但夜間則會迎來久違的清涼。此時明月朗朗,清風徐徐,人們紛紛從室內走進月皎風清的清涼世界,兒童也持荷葉燈結伴遊樂,燃放河燈,觀賞美景。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龐塏:(kǎi),清代文學家。
  • 中元:節日名,即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
  • 九衢:縱橫交叉的大道。
  • 火城:這裏指繁華熱鬧的城市。

翻譯

無數的樹木帶來涼意,霜氣清清,中元節的時候月亮升起,照亮了縱橫的大道。小孩子競相拿着青青的荷葉,如同萬點銀花在繁華熱鬧的城市中散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中元節時長安的景象,生動而富有生活氣息。通過「萬樹涼生」「霜氣清」營造出一種清冷的氛圍,而「月上九衢明」則又展現出了明亮之景。後兩句着重描寫孩子的活動,「清荷葉」與「萬點銀花」形成鮮明的視覺對比,生動地刻畫了孩子們的天真活潑以及城市的熱鬧場面,充滿了溫馨歡樂的情緒。整首詩畫面感強,語言質樸,將節日的獨特氛圍和人們的生活場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龐塏

清直隸任丘人,字霽公,號雪崖。康熙十四年舉人。試博學鴻詞,授檢討,分修《明史》,官至福建建寧府知府,政尚清簡,時將興大獄,塏力弭之。工詩,以自然爲宗,奇而不肆。有《叢碧山房文集》、《雜著》、《翰苑稿》等。 ► 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