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戸,只有春知處。
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拼音
譯文
你步履輕盈卻不肯來到橫塘,依舊凝望目送你帶走了芬芳。你與誰相伴共度這美好時光?月橋花屋朱門映着美麗花窗,只有春風才知你生活的地方。
碧雲飄飄的杜恆洲暮色茫茫,我用彩筆寫下這傷心的詩行。如果要問我的傷心多深多長?就像那一川煙雨籠罩的靑草,又如滿城飛絮,又如同江南的梅雨。
注釋
青玉案:詞牌名。漢·張平子《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因取以爲調名。六十七字,前後闋各五仄韻。亦有第五句不用韻者。
凌波:形容女子步態輕盈。三國魏·曹子建《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
芳塵去:指美人已去。
錦瑟:飾有彩紋的瑟。
錦瑟華年:指美好的青春時期。唐·李義山《錦瑟》詩:「錦瑟無端五十絃,一絃一柱思華年。」
月橋:像月亮似的小拱橋。
花院:花木環繞的庭院。
月橋花院:一作「月臺花榭」。
瑣窗:雕繪連瑣花紋的窗子。
朱戸:硃紅的大門。
飛:一作「碧」。
冉冉:指雲彩緩緩流動。
蘅皋(hénggāo):長着香草的沼澤中的高地。
彩筆:比喻有寫作的才華。《南史·江淹傳》:「……(淹)嘗宿於冶亭,夢一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吾有筆在卿處多年,可以見還。』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一以授之。」斷腸句:傷感的詩句。
試問:一説「若問」。
閒愁:一説「閒情」。
都幾許:總計爲多少。
一川:遍地、一片。
梅子黃時雨:江南一帶初夏梅熟時多連綿之雨,俗稱「梅雨」。《歲時廣記·卷一》引《東皋雜錄》:「後唐人詩云:『楝花開後風光好,梅子黃時雨意濃。』」
序
此詞通過對暮春景色的描寫,抒發作者所感到的「閒愁」。上闋寫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悵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淪下僚、懷才不遇的感慨;下闋寫因思慕而引起的無限愁思,表現了幽居寂寞積鬱難抒之情緒。全詞虛寫相思之情,實抒悒悒不得志的「閒愁」。立意新奇,想象豐富,歷來廣爲傳誦。
賞析
這首詞通過對暮春景色的描寫,抒發作者所感到的「閒愁」。上闋寫情深不斷,相思難寄;下闋寫由情生愁,愁思紛紛。全詞虛寫相思之情,實抒悒悒不得志的「閒愁」。立意新奇,能興起人們無限想象,爲當時傳誦的名篇。
賀方回的美稱「賀梅子」就是由這首詞的末句引來的。可見這首詞影響之大。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橫塘,在蘇州城外。龔希仲《中吳紀聞》載:「鑄有小築在姑蘇盤門外十餘里,地名橫塘。方回往來於其間。」是作者隱居之所。凌波,出自曹子建《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這裏是説美人的腳步在橫塘前匆匆走過,作者只有遙遙地目送她的倩影漸行漸遠。基於這種可望而不可即的遺憾,作者展開豐富的想象,推測那位美妙的佳人是怎樣生活的。「錦瑟年華誰與度?」用李義山「錦瑟無端五十絃,一絃一柱思華年」詩意。下句自問自答,用無限婉惜的筆調寫出陪伴美人度過如錦韶華的,除了沒有知覺的華麗住所,就是一年一度的春天了。這種跨越時空的想像,既屬虛構,又合實情。
上闋以偶遇美人而不得見發端,下闋則承上闋詞意,遙想美人獨處幽閨的悵惘情懷。「碧雲」一句,是説美人佇立良久,直到暮色的四合,籠罩了周圍的景物,才驀然醒覺。不由悲從中來,提筆寫下柔腸寸斷的詩句。蘅皋,生長着香草的水邊高地,這裏代指美人的住處。「彩筆」,這裏用以代指美人才情高妙。那麼,美人何以題寫「斷腸句」?於是有下一句「試問閒愁都幾許?」「試問」一句的好處還在一個「閒」字。「閒愁」,即不是離愁,不是窮愁。也正因爲「閒」,所以纔漫無目的,漫無邊際,飄飄渺渺,捉摸不定,卻又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這種若有若無,似真還幻的形象,衹有那「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差堪比擬。作者妙筆一點,用博喩的修辭手法將無形變有形,將抽象變形象,變無可捉摸爲有形有質,顯示了超人的藝術才華和高超的藝術表現力。淸·王湘綺説:「一句一月,非一時也。」就是讚歎末句之妙。
賀方回一生沉抑下僚,懷才不遇,衹做過些右班殿臣、監軍器庫門、臨城酒稅之類的小官,最後以承儀郎致仕。將政治上的不得志隱曲地表達在詩文裏,是封建文人的慣用手法。因此,結合賀鑄的生平來看,這首詩也可能有所寄託。賀鑄爲人耿直,不媚權貴,「美人」「香草」歷來又是高潔之士的象徵,因此,作者很可能以此自比。居住在香草澤畔的美人清冷孤寂,正是作者懷才不遇的形象寫照。從這個意義上講,這首詞之所以受到歷代文人的盛讚,「同病相憐」恐怕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當然,徑直把它看作一首情詞,抒寫的是對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悵惘,亦無不可。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理解,這首詞所表現的思想感情對於封建時代的人們來説,都是「與我心有慼慼焉」。這一點正是這首詞具有強大生命力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