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爲賦新詞強說愁。

出自 的《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爲賦新詞強説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説還休。欲説還休,卻道「天涼好箇秋」!
拼音

譯文

人年少時不知道憂愁的滋味,喜歡登高遠望。喜歡登高遠望,爲寫一首新詞無愁而勉強說愁。 現在嚐盡了憂愁的滋味,想說卻說不出。想說卻說不出,卻說好一箇涼爽的秋天啊!

注釋

醜奴兒:四卷本甲集作「採桑子」。詞牌名。唐教坊曲有《楊下采桑》,調名本此。漢代樂府詩《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爲羅敷。羅敷喜蠶桑,采桑城南隅。」此曲應是樂府舊曲《采桑》而入燕樂者。晚唐和凝詞爲創調之作。南唐李煜詞名《醜奴兒令》,馮延巳詞名《羅敷媚歌》,賀鑄詞名《醜奴兒》,陳師道詞名《羅敷媚》。南卓《羯鼓録》作《凉下采桑》,屬「太簇角」。此雙調小令,殆就大曲中截取一遍爲之。《尊前集》注「羽調」。《樂府雅詞》注「中呂宮」,《張子野詞》入「雙調」。此調四十四字,前後闋相同,各三平韻。由四箇七字句和四箇四字句組成,每闋四字句處於七字句之間,使詞氣和緩;用韻甚密,而又使音節瀏亮。此調宜於抒情與寫景,旣可表現婉約風格,又可表現曠達與剛健的風格。別有添字格,兩結句各添二字,兩平韻,一疊韻。 博山:地名,位於上饒以東永豐縣境內,在今江西廣豐縣西南。南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卷二十一·〈江南東路·信州〉》:「博山在永豐西二十里,古名『通元峯』,以形似廬山香爐峯,故改今名。」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辛稼軒罷職退居上饒,常過博山。 少年:指年輕的時候。 不識:不懂、不知道什麼是。 「爲賦新詞強(qiǎng)說愁」句:爲了寫出新詞,沒有愁而硬要說有愁。強,勉強地,硬要。 識盡:嘗夠,深深懂得。 欲說還(huán)休:內心有所顧慮而不敢表達。宋·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詞:「生怕閑愁暗恨,多少事欲説還休。」休,停止。

此詞是南宋詞人辛稼軒被彈劾去職、閒居帶湖時所作的一首詞。此詞通篇言愁,前闋描繪出少年涉世未深卻故作深沉的情態,後闋寫出滿腹愁苦卻無處傾訴的抑鬱,通過「少年」時與「而今」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受壓抑、遭排擠、報國無門的痛苦之情。全詞突出地渲染了一箇「愁」字,以此作爲貫串全篇的線索,構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淺意深,令人回味無窮。

賞析

此詞通過回顧少年時不知愁苦,襯托「而今」深深領略了愁苦的滋味,卻又說不出道不出,寫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變化。 詞的前闋,作者着重回憶少年時代自己不知愁苦,所以喜歡登上高樓,憑欄遠眺。少年時代,風華正茂,涉世不深,樂觀自信,對於人們常說的「愁」還缺乏真切的體驗。首句「少年不識愁滋味」,乃是前闋的核心。辛稼軒生長在中原淪陷區。青少年時代的他,不僅親歷了人民的苦難,親見了金人的兇殘,同時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爭精神的鼓舞。他不僅自己有抗金復國的膽識和才略,而且認爲中原是可以收復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趕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爲「愁」,爲了效仿前代作家,抒發一點所謂「愁情」,他是「愛上層樓」,無愁找愁。作者連用兩箇「愛上層樓」,這一疊句的運用,避開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帶起了下文。前一箇「愛上層樓」,同首句構成因果複句,意謂作者年輕時根本不懂什麼是憂愁,所以喜歡登樓賞玩。後一箇「愛上層樓」,又同下面「爲賦新詞強說愁」結成因果關係,即因爲愛上高樓而觸發詩興,在當時「不識愁滋味」的情況下,也要勉強說些「愁悶」之類的話。這一疊句的運用,把兩箇不同的層次聯繫起來,將前闋「不知愁」的這一思想表達得十分完整。 詞的後闋,表現自己隨着年歲的增長,處世閱歷漸深,對於這箇「愁」字有了真切的體驗。作者懷着捐軀報國的志願投奔南宋,本想與南宋政權同心協力,共建恢復大業。誰知,南宋政權對他招之即來,揮之即去,他不僅報國無門,而且還落得被削職閒居的境地,「一腔忠憤,無處發泄」,其心中的愁悶痛楚可以想見。「而今識盡愁滋味」,這裏的「盡」字,是極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許多複雜的感受,從而完成了整篇詞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轉折。接着,作者又連用兩句「欲說還休」,仍然採用疊句形式,在結構用法上也與前闋互爲呼應。這兩句「欲說還休」包含有兩層不同的意思。前句緊承上句的「盡」字而來,人們在實際生活中,喜怒哀樂等各種情感往往相輔相成,極度的高興轉而潛生悲涼,深沉的憂愁翻作自我調侃。作者過去無愁而硬要說愁,如今卻愁到極點而無話可說。後一箇「欲說還休」則是緊連下文。因爲,作者胸中的憂愁不是個人的離愁別緒,而是憂國傷時之愁。而在當時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況下,抒發這種憂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說,只得轉而言天氣,「天涼好箇秋」。這句結尾表面形似輕脫,實則十分含蓄,充分表達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辛稼軒的這首詞,通過「少年」、「而今」,無愁、有愁的對比,表現了他受壓抑排擠、報國無門的痛苦,是對南宋統治集團的諷刺和不滿。在藝術手法上,「少年」是賓,「而今」是主,以昔襯今,以有寫無,以無寫有,寫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渲染一箇「愁」字,並以此爲線索層層鋪展,感情真摯委婉,言淺而意深,將詞人大半生的經歷感受高度概括出來,有強烈的藝術效果。
辛棄疾

辛棄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詞人、將領,濟南府歴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歴城區遙墻鎮四鳳閘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宋高宗紹興十年(1140年),生於金山東東路(原北宋京東東路)濟南府歴城縣,時中原已陷於金。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海陵王南侵,稼軒趁機聚衆二千,投忠義軍隸耿京部。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勞師建康,授天平軍節度掌書記,並以節度使印告召京。時京部將張安國殺京降金,稼軒還至海州,約忠義軍五十騎,徑趨金營,縛張安國以歸,獻俘行在,改差簽判江陰軍,時年二十一歲。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時,累知滁州,寬徵賦、招流散,教民兵、議屯田。歴提點江西刑獄,京西轉運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創建「飛虎軍」,雄鎮一方。後再知隆興府,任上因擅撥糧舟救荒,爲言者論罷。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年),起提點福建刑獄,遷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未幾又爲諫官誣劾落職,居鉛山。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年),起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嘉泰四年(1204年),遷知鎮江府,旋坐謬舉落職。開禧三年(1207年)召赴行在奏事,進樞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贈少師,諡「忠敏」。稼軒擅長短句,以豪放爲主,有「詞中之龍」之稱,與東坡並稱「蘇辛」,又與易安並稱「濟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復爲志,以功業自許」,嘗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然命運多舛,屢與當政之主和派政見不合,備受排擠,壯志難酬。故滿腔激情多寓於詞。詞風多樣,題材廣闊,悲鬱沉雄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詞。現存詞六百餘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傳世。詩集《稼軒集》已佚。清嘉慶間辛敬甫輯有《稼軒集鈔存》,近人鄧恭三增輯爲《辛稼軒詩文鈔存》。生平見《宋史·卷四百〇一·辛棄疾傳》,近人陳思有《辛稼軒年譜》及鄧恭三《辛稼軒年譜》。 ► 7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