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徑紫陌芳情斷,朱戶瓊窗侶夢違。

出自 張玉娘 的《 雙燕離
白楊花發春正美,黃鵠簾垂低燕子。雙去復雙來,將雛成舊壘。 秋風忽夜起,相呼度江水。風高江浪危,拆散東西飛。 紅徑紫陌芳情斷,朱戶瓊窗旅夢違。憔悴衛佳人,年年愁獨歸。
拼音

玉娘十五歲時和與她同庚的書生沈佺訂婚。沈佺是宋徽宗時狀元沈晦的七世孫。沈、張兩家有中表之親,自小青梅竹馬。訂婚後,兩個情投意合,互贈詩物。後因沈家日趨貧落,沈佺又無意功名,玉孃的父親有了悔婚之意,玉娘竭力反對,寫下《雙燕離》。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鵠(gǔ):鳥名,即天鵞。
  • 將雛:攜帶幼雛。

繙譯

白楊樹開花時春天正美麗,黃色的簾子低垂著燕子。它們成雙成對地飛去又飛來,帶著幼雛築成舊巢。鞦風忽然在夜裡刮起,它們互相呼喚著渡過江水。風高浪險的江麪上,它們被拆散曏東西飛去。花紅小路和紫陌的情意斷絕,硃紅色的門和美玉裝飾的窗戶讓旅行的夢無法實現。憔悴的衛國佳人,年年憂愁獨自歸來。

賞析

這首詞以雙燕爲喻,描繪了美好與離別的情景。開頭展現了春天裡雙燕的美好場景,它們在春天裡飛舞、築巢,充滿生機。然而鞦風一起,侷勢急轉直下,雙燕在險惡的環境中被拆散。這裡以燕喻人,暗示著與愛人的分離和孤獨。最後通過“憔悴衛佳人,年年愁獨歸”進一步強化了這種離別後的愁苦和孤獨之感。整首詞意境優美,借景抒情,表達了深切的情感和無奈。

張玉娘

張玉娘

松陽人,字若瓊。號一貞居士。宋提舉官張懋女。生有殊色,敏惠絕倫。嫁沈佺,未婚而佺卒。玉娘鬱鬱不樂,得疾卒,年二十八。文章醞藉,詩詞尤得風人之體,時以班大家比之。有《蘭雪集》。與李清照、朱淑真、吳淑姬並稱「宋代四大女詞人」。 ► 1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