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約個梅魂,黃昏月淡,與伊深憐低語。

出自 柳如是 的《 金明池 · 詠寒柳
有悵寒潮,無情殘照,正是蕭蕭南浦。更吹起、霜條孤影,還記得、舊時飛絮。況晚來、煙浪斜陽,見行客、特地瘦腰如舞。總一種淒涼,十分憔悴,尚有燕臺佳句。 春日釀成秋日雨。念疇昔風流,暗傷如許。縱饒有、繞堤畫舸,冷落盡、水雲猶故。憶從前、一點東風,幾隔着重簾,眉兒愁苦。待約個梅魂,黃昏月淡,與伊深憐低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明池:詞牌名。
  • 寒柳:寒冷季節的柳樹。
  • 柳如是:明末清初女詩人。
  • 南浦:南面的水邊,後常用稱送別之地。
  • 霜條:經霜的樹枝。
  • 飛絮:柳樹種子上面像棉絮的白色絨毛,隨風飛散。
  • 燕臺佳句:「燕臺」原指戰國時燕昭王所築的黃金臺,用以招攬賢才,這裏借指柳如是自己的詩作。
  • 疇昔:往昔。
  • 畫舸(gě):裝飾華美的遊船。

翻譯

心中懷着惆悵面對寒冷的潮水,無情的殘陽,正是在那蕭蕭的南浦。又吹起了,那經霜的柳枝孤單的影子,還記得,以前那飄飛的柳絮。何況到了晚間,煙浪中映着斜陽,看到那過往行人,特地擺動那纖細的腰肢如起舞般。總是呈現出一種淒涼的景象,十分的憔悴,還好有像燕臺那樣的好詩句。 春日釀成了秋日的雨。思念往昔的風流,暗自悲傷成這般模樣。縱使有,沿着堤岸的華麗遊船,也都冷落盡了,水和雲依然如舊。回憶從前,那一點點東風,幾次隔着重重簾幕,讓那眉毛也愁苦起來。等待約來梅花的精魂,在黃昏月色淡淡之時,和她深深憐惜地低聲細語。

賞析

這首詞是明末清初才女柳如是的作品,以寒柳爲意象,寄託了她複雜的情感。詞的上闋通過描繪寒柳在寒潮、殘照、煙浪斜陽等背景下的蕭索之態,營造出淒涼、憔悴的氛圍,並點出自己尚有佳作。下闋由景入情,回憶往昔,感慨如今的冷落,表達內心的憂傷與愁苦。最後設想與梅魂在特定情境下的低語,更顯哀怨婉約。整體語言優美,情景交融,生動地展現了作者的一腔愁緒和細膩情感。

柳如是

柳如是

柳如是,女詩人,本名楊愛,字如是,又稱河東君, 因讀宋朝辛棄疾《賀新郎》中:“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與馬湘蘭、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顧橫波、寇白門、陳圓圓同稱“秦淮八豔”。後嫁有“學貫天人”“當代文章伯”之稱的明朝大才子錢謙益爲側室。 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聰慧好學,但由於家貧,從小就被掠賣到吳江爲婢,妙齡時墜入章臺,改名爲柳隱,在亂世風塵中往來於江浙金陵之間。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與《尺牘》。此外,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政治抱負,徐天嘯曾評價“其志操之高潔,其舉動之慷慨,其言辭之委婉而激烈,非真愛國者不能。” ► 2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