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出自 杜甫 的《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將軍魏武之子孫,於今爲庶爲清門。 英雄割據雖已矣,文彩風流今尚存。 學書初學衞夫人,但恨無過王右軍。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開元之中常引見,承恩數上南薰殿。 凌煙功臣少顏色,將軍下筆開生面。 良相頭上進賢冠,猛將腰間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髮動,英姿颯爽猶酣戰。 先帝天馬玉花驄,畫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牽來赤墀下,迥立閶闔生長風。 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淡經營中。 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 玉花卻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賜金,圉人太僕皆惆悵。 弟子韓幹早入室,亦能畫馬窮殊相。 幹惟畫肉不畫骨,忍使驊騮氣凋喪。 將軍畫善蓋有神,偶逢佳士亦寫真。 即今漂泊干戈際,屢貌尋常行路人。 途窮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貧。 但看古來盛名下,終日坎壈纏其身。
拼音

所属合集

#唐詩三百首

譯文

曹將軍是魏武帝曹操後代子孫,而今卻淪爲平民百姓成爲寒門。 英雄割據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曹家文章丰采卻在你身上留存。 當年爲學書法你先拜師衞夫人,只恨得沒有超過王羲之右將軍。 你畢生專攻繪畫不知老之將至,榮華富貴對於你卻如空中浮雲。 開元年間你常常被唐玄宗召見,承恩載德你曾多次登上南薰殿。 凌煙閣的功臣畫象年久褪顏色,曹將軍你揮筆重畫又別開生面。 良相們的頭頂都戴上了進賢冠,猛將們的腰間皆佩帶着大羽箭。 褒公鄂公的毛髮似乎都在抖動,他們英姿颯爽好象是正在酣戰。 開元時先帝的天馬名叫玉花驄,多少畫家畫出的都與原貌不同。 當天玉花驄被牽到殿中紅階下,昂首屹立宮門更增添它的威風。 皇上命令你展開絲絹準備作畫,你匠心獨運慘淡經營刻苦用功。 片刻間九天龍馬就在絹上顯現,一下比得萬代凡馬皆成了平庸。 玉花驄圖如真馬倒在皇帝榻上,榻上馬圖和階前屹立真馬相同。 皇上含笑催促左右賞賜你黃金,太僕和馬倌們個個都迷惘發怔。 將軍的門生韓幹畫技早學上手,他也能畫馬且有許多不凡形象。 韓幹只畫外表畫不出內在精神,常使驊騮好馬的生氣凋敝失喪。 將軍的畫精美美在畫中有神韻,偶逢真名士才肯爲他動筆寫真。 而今你漂泊淪落在戰亂的社會,平常所畫的卻是普通的行路人。 你到晚年反而遭受世俗的白眼,人世間還未有人象你這般赤貧。 只要看看歷來那些負盛名的人,有誰不終日坎坷窮愁糾纏其身?

注釋

丹青:指繪畫。 曹將軍霸:指曹霸,唐代名畫家,以畫人物及馬著稱,頗得唐高宗的寵幸,官至左武衞將軍,故稱他曹將軍。 魏武:指魏武帝曹操。 庶:即庶人、平民。 清門:即寒門,清貧之家。唐玄宗末年,曹霸因得罪朝廷,被削職免官。 雖:一作「皆」。 猶:一作「今」。 衞夫人:即衞鑠,字茂猗。晉代有名的女書法家,擅長隸書及正書。 無:一作「未」。 王右軍:即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官至右軍將軍。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句:曹霸—生精誠研求畫藝甚至到了忘老的程度,同時他還看輕利祿富貴,具有高尚的情操。 開元:唐玄宗的年號(公元713年—公元741年)。 中:一作「年」。 引見:皇帝召見臣屬。 承恩:獲得皇帝的恩寵。 南薰殿:唐代宮殿名。 凌煙:即凌煙閣,唐太宗爲了褒獎文武開國功臣,於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命閻立本等在凌煙閣畫二十四功臣圖。少顏色:指功臣圖像因年久而褪色。 開生面:展現出如生的面貌。 進賢冠:古代成名、文儒者的服飾。 大羽箭:大杆長箭。 褒公:即段志玄,唐代開國名將,凌煙閣功臣之一,封褒國公。。 鄂公:即尉遲恭,唐代開國名將,凌煙閣功臣之一,封鄂國公。 爽:一作「颯」。 來:一作「猶」。 先帝:指唐玄宗,死於寶應元年(公元762年)。 天:一作「御」。 五花驄(cōng):唐玄宗所騎的駿馬名。驄,青白色的馬 山:衆多的意思。 貌不同:畫得不—樣,即畫得不像。貌,在這裏作動詞用。 赤墀(chí):也叫丹墀。宮殿前的臺階。 迥(jiǒng):一作「夐」,高。 閶闔(chānghé):宮門。 詔:皇帝的命令。 意匠:指畫家的立意和構思。意,一作「法」。 慘澹(dàn):費心良苦。 經營:即繪畫的「經營位置,結構安排。 「意匠慘淡經營中」句:曹霸在畫馬前經過審慎的醞釀,胸有全局而後落筆作畫。 九重:代指皇宮,因天子有九重門。真龍、古人稱馬高八尺爲龍,這裏比喻所畫的玉花驄。 圉(yǔ)人:管理御馬的官吏。 太僕:管理皇帝車馬的官吏。 韓幹:唐代名畫家。善畫人物,更擅長鞍馬。他初師曹霸,注重寫生,後來自成一家。 窮殊相:極盡各種不同的形姿變化。相,一作「狀」。 畫:一作「蓋」。 善:一作「妙」。 蓋有神:大概有神明之助,極言曹霸畫藝高超。 偶:一作「必」。 寫真:指畫肖像。 「將軍畫善蓋有神,偶逢佳士亦寫真。」句:韓幹畫馬僅得形似,不能傳神。 干戈:戰爭,指安史之亂。 貌:即寫真。 「世上未有如公貧」句:一作「他富至今我徒貧」。 坎壈(lǎn):窮困,困頓。

曹霸是盛唐時期著名的畫馬大師,安史之亂後,潦倒漂泊。唐代宗廣德二年(西元七六四年),杜少陵和他在成都相識,十分同情他的遭遇,寫下了這首《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此詩開頭四句統攝全篇。接着寫曹霸在書畫上的師承淵源,進取精神,刻苦態度和高尚情操。「開元」以下八句,轉入主題,高度讚揚曹霸在人物畫上的輝煌成就。「先帝」以下八句,詩人細膩地描寫了畫玉花驄的過程。「玉花」以下八句,詩人進而形容畫馬的藝術魅力。最後八句,又以蒼涼的筆調描寫曹霸流入民間的落泊境況。作者以詩摹寫畫意,評畫論畫,詩畫結合,富有濃郁的詩情畫意,把深邃的現實主義畫論和詩傳體的特寫融爲一爐,具有獨特的美學意義。

賞析

此詩起筆洗煉,蒼涼。先說曹霸是魏武帝曹操之後,已經被削職,淪爲尋常百姓。然後宕開一筆,頌揚曹霸祖先,曹操稱雄中原的業績雖成往史,但其詩歌的藝術造詣高超,辭采美妙,流風餘韻,至今猶存。開頭四句,抑揚起伏,跌宕多姿,大氣包舉,統攝全篇。清代詩人王士禛十分讚賞,稱爲「工於發端」(《漁洋詩話·卷中》)。 接着寫曹霸在書畫上的師承淵源,進取精神,刻苦態度和高尚情操。曹霸最初學東晉衞夫人的書法,寫得一手好字,只恨不能超過王羲之。他一生沉浸在繪畫藝術之中而不知老之將至,情操高尚,不慕榮利,把功名富貴看得如天上浮雲一般淡薄。詩人筆姿靈活,「學書」二句只是陪筆,故意一放;「丹青」二句點題,纔是正意所在,寫得主次分明,抑揚頓挫,錯落有致。 「開元」以下八句,轉入主題,高度讚揚曹霸在人物畫上的輝煌成就。前兩句的意思是:開元年間,曹霸應詔去見唐玄宗,有幸屢次登上南薰殿。凌煙閣上的功臣像,因年久褪色,曹霸奉命重繪。他以生花妙筆畫得栩栩如生。文臣頭戴朝冠,武將腰插大竿長箭。褒國公段志玄、鄂國公尉遲恭,毛髮飛動,神采奕奕,彷彿呼之欲出,要奔赴沙場鏖戰一番似的。曹霸的肖像畫,形神兼備,氣韻生動,表現了高超的技藝。 詩人一層層寫來,在這裏,畫人仍是襯筆,畫馬纔是重點所在。「先帝」以下八句,詩人細膩地描寫了畫玉花驄的過程。唐玄宗的御馬玉花驄,衆多畫師都描摹過,各各不同,無一肖似逼真。有一天,玉花驄牽至閶闔宮的赤色臺階前,揚首卓立,神氣軒昂。玄宗即命曹霸展開白絹當場寫生。作畫前曹霸先巧妙運思,然後淋漓盡致地落筆揮灑,須臾之間,一氣呵成。那畫馬神奇雄峻,好像從宮門騰躍而出的飛龍,一切凡馬在此馬前都顯得相形失色。詩人先用「生長風」形容真馬的雄駿神氣,作爲畫馬的有力陪襯,再用衆畫工的凡馬來烘托畫師的「真龍」,着意描摹曹霸畫馬的神妙,這一段文字傾注了熱烈讚美之情,筆墨酣暢,精彩之極。「玉花」以下八句,詩人進而形容畫馬的藝術魅力。榻上放着畫馬玉花驄,乍一看,似和殿前真馬兩兩相對,昂首屹立。詩人把畫馬與真馬合寫,十分高妙,不着一「肖」字,卻極爲生動地寫出了畫馬的逼真傳神,令人真假莫辨。玄宗看到畫馬神態軒昂,十分高興,含笑催促侍從,趕快賜金獎賞。掌管朝廷車馬的官員和養馬人都不勝感慨,悵然若失。杜少陵以玄宗、太僕和圉人的不同反應渲染出曹霸畫技的高妙超羣。隨後又用他的弟子、也以畫馬有名的韓幹來作反襯。 詩人用前後對比的手法,以濃墨彩筆鋪敘曹霸過去在宮廷作畫的盛況;最後八句,又以蒼涼的筆調描寫曹霸流入民間的落泊境況。「將軍善畫蓋有神」句,總收上文,點明曹霸畫藝的精湛絕倫。他不輕易爲人畫像。可是,在戰亂的動盪歲月裏,一代畫馬宗師,流落飄泊,竟不得不靠賣畫爲生,甚至屢屢爲尋常過路行人畫像了。曹霸走投無路,遭到流俗的輕視,生活如此窮苦,世上沒有比他更貧困的了。畫家的辛酸境遇和杜少陵的坎坷經歷十分相似,詩人內心由此引起共鳴,感慨自古負有盛名、成就傑出的藝術家,往往時運不濟,困頓纏身,鬱郁不得志。詩的結句,推開一層講,以此寬解曹霸,同時也是詩人聊以自慰,飽含對封建社會世態炎涼的憤慨。 這首詩在章法上錯綜絕妙,詩中賓主分明,對比強烈。如學書與學畫,畫人與畫馬,真馬與畫馬,凡馬與「真龍」,畫工與曹霸,韓幹與曹霸,早先之盛與後來之衰等等。前者爲賓,是綠葉,後者爲主,是紅花。綠葉扶紅花,烘托映襯,紅花顯得更爲突出而鮮明。在詩情發展上,抑揚起伏,波瀾層出。前四句寫曹霸的身世,包含兩層抑揚,搖曳多姿。「至尊含笑催賜金」句,將全詩推向高潮,一起之後緊跟着一跌,與末段「途窮反遭俗眼白」,又形成尖銳的對比。詩的結構,一抑一揚地波浪式展開,最後以抑的沉鬱調子結束,顯得錯綜變化而又多樣統一。在結構上,前後呼應,首尾相連。詩的開頭「於今爲庶爲清門」與結尾「世上未有如公貧」,一脈貫通,構成一種悲慨的主調與蒼涼的氣氛。中間三段,寫曹霸畫人畫馬的盛況,與首段「文采風流今尚存」句相照應。 杜少陵熱情地爲畫家立傳,以詩摹寫畫意,評畫論畫,詩畫結合,富有濃郁的詩情畫意,把深邃的現實主義畫論和詩傳體的特寫融爲一爐,具有獨特的美學意義,在中國唐代美術史和繪畫批評史上也有一定的認識價值。這在唐詩的發展上是一種新貢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丹青:丹砂、青雘,中國古代繪畫常用的兩種顔色,也泛指繪畫藝術。
  • :平民。
  • 清門:清正之門。
  • 衛夫人:名鑠,字茂猗(yī),晉代著名書法家。
  • 王右軍:即王羲之,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曾任右軍將軍,後世稱“王右軍”。
  • 南薰殿:宮殿名。
  • 淩菸功臣:唐貞觀十七年,唐太宗將二十四位開國功臣的像畫在淩菸閣上。
  • 進賢冠:古時文臣儒士所戴之冠。
  • 大羽箭:一種大型的箭。
  • 褒公:即唐開國功臣段志玄,封褒國公。
  • 鄂公:即唐開國功臣尉遲恭,封鄂國公。
  • 赤墀(chí):皇宮中的台堦,因以赤色丹漆塗飾,故稱赤墀。
  • 閶闔(chāng hé):傳說中的天門。
  • 意匠:指詩文、繪畫等的搆思佈侷。
  • 慘澹:同“慘淡”,辛苦。
  • 圉人:養馬的人。
  • 韓幹:唐畫家,擅長畫馬。
  • 坎壈(lǎn):睏頓不得志。

繙譯

曹將軍是魏武帝曹操的子孫,如今卻是平民成爲清正人家。英雄割據的時代雖然已經過去,但文採風流至今還畱存。他起初學書法是學習衛夫人,但衹遺憾不能超過王羲之。他醉心於繪畫竟不知老年將至,富貴對他來說就像浮雲般毫不在意。在開元年間他常被皇帝召見,多次承矇恩寵登上南薰殿。淩菸閣上的功臣畫像已失去顔色,而經將軍妙筆又有了新麪貌。良相頭上戴著進賢冠,猛將腰上珮著大羽箭。褒國公和鄂國公毛發飄動,英姿颯爽倣彿還在激烈戰鬭。先帝有名的天馬玉花驄,畫工們畫它卻畫得各不相同。這一天牽到紅色台堦下,昂首站立在宮門好像要乘風而起。皇帝詔令將軍拂拭絹佈,他用心搆思辛苦經營。一會兒功夫在絹上畫出了真龍,一下就使自古以來的凡馬全都黯然失色。那畫中的玉花驄好像在禦榻之上,與榻前的真馬相對屹立。皇帝含笑催促賞賜金錢,馬倌和太僕都爲此感到惆悵。將軍的弟子韓幹早已登堂入室,也能畫馬展現出馬的各種形態。衹是韓幹畫馬衹畫肉不畫骨,怎忍那千裡馬的精神喪失。將軍的畫妙在簡直如有神助,偶爾遇到傑出之士也畫人物寫真。如今在這戰亂漂泊之際,他多次描繪平常的過路人。路窮反而遭世俗之人白眼,世間沒有人像您這般貧睏。衹看自古以來urr 在盛大的名位下,成天都是睏頓不得志睏擾其身。

賞析

這首詩既寫了曹霸的身世和藝術成就,又描繪了他坎坷的遭遇。詩開篇突出曹霸的高貴出身和如今的平民身份對比,展現其人生變遷。接著贊敭曹霸書畫造詣的高超,其畫馬栩栩如生,甚至使淩菸閣功臣畫像煥然一新。然後細致描述畫先帝天馬的過程和傚果,凸顯其畫技神妙。通過與韓幹的對比,更顯曹霸畫馬的神韻。後半部分寫曹霸的現狀,漂泊戰亂中還常爲路人畫像。結尾感歎其貧睏及在盛名之下仍遭睏頓,表達了對曹霸的同情和歎惋。整首詩氣勢跌宕起伏,對曹霸既有贊譽又有感慨,生動展現了這位畫家的形象與命運的悲劇,反映了社會對藝術家的不公。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