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狂心未說,已向橫波覺。
緑陰春盡,飛絮繞香閣。晚來翠眉宮樣,巧把遠山學。一寸狂心未說,已向橫波覺。畫簾遮匝。新翻曲妙,暗許閒人帶偷掐。
前度書多隱語,意淺愁難答。昨夜詩有迴文,韻險還慵押。都待笙歌散了,記取來時霎。不消紅蠟,閒雲歸後,月在庭花舊闌角。
拼音
譯文
緑樹成陰,春天已過完了,柳絮繞着樓閣閨房在飛。傍晚時,我把黛眉巧畫成宮中流行的遠山眉式樣。春心蕩漾,難以平靜,卻什麼也沒說,但從我乜斜的眼波中已可覺察出來。彩繪的簾幕四圍,奏起新譜的曲子,音調真妙啊!我心裏暗暗地允許外界閒人偷聽到學了去。
上一次來信中,你用了許多隱語,意思倒淺顯,我卻愁難以作答;昨夜惠贈的詩中,又有迴文,韻押得太險了,我還是懶得費神去步你的韻。等到笙歌散盡後,請你記住來時那一瞬間,不需要持紅燭照明,閒雲歸去後,月兒自然就會照在庭院花叢邊原來那個柵欄角落裏的。
注釋
香閣:指女子閨閣。
翠眉:形容女子眉毛靑翠。
遠山學:即遠山眉,又稱遠山黛,形容女子眉毛如遠山清山。
一寸狂心:指女子狂亂激動的春心。
橫波:指眼神,目光流轉如水波橫流。
遮帀:周圍,圍繞。
偷掐:暗暗地依曲調記譜。掐:掐算,此指按著手指計拍節記譜。
回文:詩體的一種,順讀倒讀都可成文。
韻險:難押的韻。
不消:不需要。
序
此詞描述一位歌女與情人傳情密約的內心活動。「緑陰」二句不僅點出季節時令,柳絮的飛舞環繞也是一層比喩,它把歌女因有約會而産生的興奮緊張的心情做了一番引人聯想的比擬。「晚來」二句推出香閣歌女,夜晚時描畫遠山翠眉,「巧學」顯出她的刻意精心。「一寸」、「畫簾」數句寫歌女在畫簾遮護的晚間宴會上「新翻曲妙」的表演。「狂心」、「橫波」寫出歌女動於心而形於目的激動情緒。「前度」二句講情人「書多隱語」,難以體會其中隱曲深意,以致犯愁難答。「昨夜」二句講情人不見回信,又寫回文詩寄情,卻不料「韻險」,使她懶得苦吟押險韻,詩未和成。「都待」、「不消」數句,便是密約他笙歌散盡,暫畱片刻,悄悄到「庭花舊欄角」去等我!那「記取」、「不消」的叮囑,微妙地顯出她對愛情追求的大膽與眞率,活脫脫地描繪了一幅「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愛情場景。全詞以客觀描述方式敍事抒情,整箇過程有一旁觀者清的人在,那就是詞人,是詞人對歌女心理做了細膩微妙的刻畫。
賞析
此詞極爲細膩婉曲地寫一位歌女和情人的約會,通過這樣一箇角度,展現女主人公的內心活動,寄寓了詞人對於這位歌女向往眞正的愛情而不可得的深切同情。
起首兩句,點出季節時令和住所,又以柳絮飛舞環繞的比喩把歌女因有約會而産生的興奮、緊張的心情作了一番引人聯想的比擬。「晚來」兩句寫她描眉梳妝,學著宮中的遠山眉樣,精心描畫。《趙飛燕外傳》載,趙飛燕妹合德,爲薄眉,號遠山黛。這是「女爲悅己者容」,翠眉是畫給她的情人看的。寫眼睛的兩句更爲生動。此時她化妝已畢,步出宴會廳前,「一寸狂心未説,已向橫波覺」。「狂心」,是難以抑制的熱切之心。「已向橫波覺」,「向」字、「覺」字,其中隱隱有一個人在,就是當晚她所要密約的人。這人已在席間,她一瞥見,就嚮他眼波傳情,而被這個人察覺了,彼此心照不宣。
「畫簾」三句謂歌女處於「畫簾密帀」的環境中,沒有追求個人愛情、幸福的自由,只能把感情寄託在新翻的曲子裏,希望有人把自己的曲子傳出去。下片言歌女所愛的人來信寫得很含蓄,而自己寫得很淺露,難以給她回信;昨夜想寫幾句詩給他,又心灰意冷,思想上很矛盾,衹好作罷,旣不要寫信,也無須寫詩,讓彼此都記取過去那短暫的相聚情景:那是一個幽靜的美好夜晚,庭院中開滿鮮花,人們散去之後,月亮還挂在庭院的舊闌角上。
作者通過刻劃歌女複雜矛盾的心情,表達了對這位歌女嚮往眞正的愛情而不可得的同情。此詞以眞摯的感情、新穎的構思、精美的語言和生動的描繪,對歌妓舞女的生活進行了深入開掘和細緻表現,展現了她們複雜而痛苦的內心世界,流露出對她們的同情與關切,産生了強烈的藝術魅力。
該詞題材的角度很新穎,心理描寫細膩生動。詞人描寫通過迷離朦朧的色彩,增加了韻味,綺麗中透出生活鮮活的氣息。全曲多寫女子在閨女中的心理活動和願望,坦露女子的內心情懷。風格濃艷,抒懷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