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池晴綠照還空,香徑落紅吹已斷。
春風只在園西畔,薺菜花繁胡蝶亂。冰池晴綠照還空,香徑落紅吹已斷。
意長翻恨遊絲短,盡日相思羅帶緩。寶奩如月不欺人,明日歸來君試看。
拼音
譯文
春光只在庭園的西畔,薺菜花開得正繁,蝴蝶也飛舞忙亂。晴日照着池塘,碧綠澄鮮。香徑上的花兒已經落盡,就連落在小路上的花瓣也被風吹得老遠。
我的相思太深太長,反而恨那些遊絲太短。整天裏害着相思病,衣帶漸漸鬆緩。梳妝匣裏的明鏡不會騙人,等明日歸,你再試着親自看一看我憔悴的容顏。
注釋
冰池晴綠:指池水碧綠;晴綠:指池水。
香徑:花香瀰漫的小路。
意長:情意綿長
遊絲:指飄蕩於空中的昆蟲絲。這裏用恨遊絲短襯情意長。
羅帶緩:因體瘦而衣帶鬆。
奩(lián):鏡匣。這裏指鏡子。
欺:騙。
序
本詞爲一篇閨閣香奩之作,先景後情,輕婉迴環。上片寫景。以“春風”總領全詞,“薺菜花”後,一句一景,以菜花之繁,蝴蝶之亂,冰池之綠,落紅之殘,組合成一幅暮春風光,而那雙雙“蝴蝶”翩翩亂飛,繁多而歡鬧,反襯出思婦之孤單、冷寂;那殘花“落紅”,隱喻了思婦青春如落紅般消逝,流露出相思無盡的悵惘。下片抒情。以“意長”二句寫相思離愁之深長。“恨遊絲短”,乃恨遊絲不足以形容、表露自己深長的愁緒,看我盡日相思,衣帶漸寬便是明證。“寶奩”二句承“羅帶緩”而生髮容顏憔悴之痛,以“明月”之鏡不欺人,暗示思婦每日攬鏡自照,眼看着面容日漸消瘦,內心苦況難言,也表現出思婦對其夫君“衣帶漸寬終不悔”的誠摯和專一,只待“明日歸來”,讓夫君看一個真實無僞的我之心,我之情!
賞析
“春風只在園西畔,薺菜花繁蝴蝶亂”描寫春回大地之時,小園西畔,春風和煦,薺菜青青,百花盛開,爭妍鬥奇,而蝴蝶上下翻飛,翩翩飛舞。“繁”字寫出了花多,“亂”表現了蝴蝶在花叢中飛舞的動態。
“冰池睛綠照還空,香徑落紅吹已斷”這兩句由繁春美景轉入寫暮春衰景。池水空碧,小徑落花淨盡,都是典型的暮春景色。詞人從視覺、嗅覺、聽覺、感覺等多個角度進行狀寫,設色豔麗,筆觸細膩;雖名爲寫景,而情亦暗寓其中。冰池空碧,正如芳心一片;香徑吹紅,則憐花又自憐也。“空”、“斷”二字,生動傳神地表現了此女子空寂落寞、柔腸寸斷的心境。
“意長翻恨遊絲短,盡日相思羅帶緩”兩句用語含蓄,委婉地表現出思婦的一往情深,刻畫出了一位傷春傷別、柔情似水的女性形象。之所以“恨遊絲短”,是因爲對離人的思念長。“羅帶緩”是因爲相思而日漸消瘦,正所謂“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閨中女子愁思難遣,園中春色宜人,兩相對比,更反襯出思婦的相思之苦。
“寶奩如月不欺人,明日歸來君試看”梳妝匣裏的明鏡不會騙人,等明日歸來,你再試着親自看一看我憔悴的容顏。“寶奩如月”,場景暗自轉爲夜裏,呼應前之“盡日相思”。稱“寶奩”“不欺人”,實是閨中人不欺人也。這兩句設想新奇,構思別出新裁,惟妙惟肖地刻畫出了閨中女子自怨自艾而又彷彿在向對方傾訴衷腸的嬌嗔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