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千古傷心事,猶唱後庭花。舊時王謝,堂前燕子,飛向誰家?
南朝千古傷心事,猶唱後庭花。舊時王謝,堂前燕子,飛向誰家。
恍然一夢,仙肌勝雪,宮髻堆鴉。江州司馬,青衫淚溼,同是天涯。
拼音
注釋
人月圓:又名《青衫溼》。雙調,四十八字,上下片各兩平韻。
南朝二句,唐杜牧《泊秦淮》詩:“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南朝:指先後建都於金陵(今江蘇南京)的六個皇朝:東吳、東晉、宋、齊、樑、陳。後庭花:即《玉樹後庭花》,樂曲名。據說是南朝最後一個亡國之君陳後主所作。
舊時二句:唐劉禹錫《烏衣巷》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王謝:東晉時兩個世族大家。曾是支持東晉皇朝建立和發展的重要力量,門第顯赫。
江州三句:唐元和十一年秋,白居易在貶謫地九江送別友人,聽到一個琵琶女的彈奏,寫下長詩《琵琶行》,表達了身世淪落之感,其中有句雲:“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官名,州郡地方長官屬下的武職佐吏。青衫:唐代文官八九品的服色。
賞析
關於此詞有一則掌故:據劉祁的《歸潛志》記載,曾先後奉使赴金國被留任職的吳激與宇文虛中等人,一次在宴會上見到一個侍兒在吹笛勸酒。打聽之下,方知她是趙宋宗室之女。衆人都十分感慨,紛紛作詞題詠。在這些作品中,以吳激這首《人月圓》爲第一。作者以天衣無縫的手段,巧妙地將前人詩句組合入詞,非常貼切自然,句句似從自己胸臆中流出,毫無生澀感。其次,全詞把眼前情景,家國之恨,身世之感等諸多內容,融入短短四十八字之中,簡括凝鍊,尤見巧思。首兩句點明歌女身份,並佈下全詞悲涼的基調。“舊時”兩句寫世家王族的衰落,進一步說明歌女的來歷。這位淪落女子其實連王謝堂前的燕子還不如。燕子雖飛入尋常百姓家,但不失自由身;而如今她卻成了供人驅使的奴隸,與昔年榮華對比,真有霄壤之別。下片的“恍然一夢”,過渡得略無痕跡,一氣直下。作者先寫歌女的姿容打扮,但濃脂重粉卻掩飾不住她內心的憂傷。自然,這身世,這情緒深深感染了作者,觸動了自身的傷心之處,隨後,“同是天涯淪落人”,“江州司馬青衫溼”的內心痛苦,一下子就迸發出來了。在座諸公,大多處於同一境地,相對唏噓的場面當是非常感人的。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人月圓:詞牌名。
- 北人:指當時北方的金朝人。
- **南朝:東晉滅亡後,在南方先後出現的宋、齊、梁、陳四個朝代的總稱。這裏借指已滅亡的北宋。
- 後庭花:即《玉樹後庭花》,南朝陳後主所作的樂曲,向來被視作亡國之音 。
- 王謝:東晉時王導、謝安兩大望族,他們的子弟經常出入烏衣巷。後世便以「王謝」代指高門世族。
- 宮髻(jì)堆鴉:形容女子髮髻烏黑髮亮如同烏鴉的羽毛,宮髻是宮中流行的髮髻樣式。
- 江州司馬:指唐代詩人白居易,他被貶爲江州司馬時寫下《琵琶行》,詩中有「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句。
翻譯
南朝那些千古以來令人悲痛傷感的往事,至今還依舊有人吟唱着《玉樹後庭花》。從前王導、謝安等高門世族家中堂前的燕子,如今又不知飛落到了誰家? 一切恍然如一場夢,(她)那仙女般的肌膚勝似白雪,烏黑的髮髻如同堆聚的鴉羽。就像當年被貶的江州司馬白居易一樣,淚水溼透了青衫,因爲我們同是漂泊天涯、有着相似命運的人啊。
賞析
這首詞開篇以「南朝千古傷心事,猶唱後庭花」借古諷今,引出對北宋滅亡的沉痛感慨。「舊時王謝,堂前燕子,飛向誰家」化用劉禹錫的詩意,以燕子無處可歸暗示北宋舊臣失去家國的飄零之痛。下半闋先描寫女子的美貌,「恍然一夢,仙肌勝雪,宮髻堆鴉」寥寥數筆,便勾勒出女子動人的形象,也襯出歲月變遷之感。最後以「江州司馬,青衫淚溼,同是天涯」將自己的身世之感與這種家國之痛相融合,直抒胸臆,表達出了作爲遺民面對國破家亡那種深沉的悲傷與無奈。整首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蘊藉深沉,將歷史興亡之感、身世漂泊之嘆熔於一爐,體現出一種高雅的藝術格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