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閒影,冷清清,憶舊遊。 舊遊舊遊今在否?花外樓,柳下舟。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黃雲,溼透木棉裘。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拼音

譯文

那自由自在的白鷗問我:「怎麼在這兒停舟?是被迫身留?若是愉悅心留,又爲何愁雲鎖眉頭?」江風拍打着船窗的小簾,燈影兒搖曳不休。獨對孤燈閒影,冷清清、無聊賴,憶念舊時遊。 呵!舊遊呵,舊遊!今日可否仍在心頭?只記得花外有樓柳下系舟。夢魂呵,夢魂!夢魂兒飛不到,讓寒水空自流。漠漠的黃雲,將鐵木棉衣溼透。都說沒有人似我一般愁,今夜飛雪,有梅花似我一般愁。

注釋

江城梅花引:詞牌名。《中原音韻》注「越调」。《欽定詞譜》:「按万俟雅言《梅花引》句讀與《江城子》相近,故可合爲一調。程正伯詞換頭句藏短韻者名《攤破江城子》。江皓詞三聲叶者四首,每首有一『笑』字,名《四笑江梅引》。周草窗詞三聲叶韻者名《梅花引》,全押平韻者名《明月引》。陳西麓詞名《西湖明月引》。」 白鷗(ōu):白鷺。 身留:被雪所阻,被迫不能動身而羈留下來。 心留:自己心裏情願留下。 燈暈(yūn)舞:昏暗的燈光搖晃不定。 舊遊:指昔日漫遊的伴友與遊時的情景。 漠漠(mò):密佈的樣子。 黃雲:指昏黃的天色。高達夫曾有詩「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木棉裘(qiú):木棉爲絮的冬衣。裘,毛皮衣服。

詞人蔣竹山這首《江城梅花引》,表現了他乘船阻雪於荊溪(在今江蘇南部)時的惆悵情懷。詞中以悠揚的節奏、活潑的筆調,在冷清的畫面上,織進了熱烈的回憶和灑脫的情趣;在淡淡的哀愁中,展示了一個清妍瀟灑的藝術境界。吟誦起來,給人的感受,如同欣賞一支優美的隨想曲,它即興抒情,旋律自由又富於幻想。

賞析

上闋開端以白鷗發問引出下文,將詞境帶入虛幻。「心留」,則是心甘情願地停留駐足、顯然詞人此時是因爲受風雪所阻,才停泊靠岸,但他卻未作正面回答,借白鷗之口傳情,詞境深幽自非直筆描寫所能比。「風拍」幾句中詞人的視野從寬廣的舟外轉移到舟內。「冷清清」散發出孤獨之意,因此纔有「憶舊遊」的情思。 下闋依然以設問開始,緊承上闋「憶舊遊」。回憶總是美好的,「花外樓,柳下舟」,想當年一起結伴出遊,小樓旁邊景色宜人,都是花團似錦,柳樹成蔭,有時候還會月下駕着輕舟出去吟詩賦曲然而,「夢也」幾句使詞人又被拉回到現實,這份寒意不僅讓人身體備受折磨,更侵襲着人的內心,令人愁腸百結。「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以梅花自比,進一步烘托詞人心境淒涼。都說傲雪寒梅,然而如此的寒夜,這梅花恐怕也難熬寒苦,與詞人一樣愁苦萬分。 全詞音節婉轉流暢,訴說自然婉轉,情思綿麗。詞人開始兩句以問而未答的方式,營造出一種虛境,以此襯托出內心真實的感受,筆法高妙。末尾以傲雪的寒梅不耐寒愁的設置,新意盡出,足見設景功力之深。

蔣捷

宋末元初陽羨(今江蘇宜興)人,字勝欲,號竹山。先世爲宜興鉅族。宋度宗咸淳十年(西元一二七四年)進士。宋亡,深懷亡國之痛,遁跡不仕。家居竹山,人稱「竹山先生」、「櫻桃進士」。元成宗大德間,憲使臧夢解、陸義齋交章薦其才,卒不就,氣節爲時人所重。平生著述以義理、小學爲主,尤工詞,與周草窗、王碧山、張玉田並稱「宋末四大家」。其詞多抒故國之思、山河之慟,詞風兼融豪放婉約,以悲凉清俊、蕭寥疏爽爲主,旣無辛派後勁粗放直率之病,亦無姜派末流刻削隱晦之失。詞調時有清新輕快之作,不似時人碧山、玉田詞一味低沉陰暗,尤以造語奇巧之作,於宋季詞壇獨標一格,卓然成家,下啓淸初陽羡詞派。淸劉融齋謂:「竹山詞未極流動自然,然洗練縝密,語多創獲。其志視梅溪較貞,視夢窗較清。劉文房爲『五言長城』 ,竹山其亦『長短句之長城』 歟!」有《竹山詞》(存詞九十餘首)、《小學詳斷》等著作傳世,其中《竹山詞》一巻,收入毛汲古《宋六十名家詞》本、《彊邨叢書》本, 又《竹山詞》二卷,收入渉園影宋元明詞續刊本。淸 嘉慶《增修宜興縣舊志·巻八》有傳。 ► 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