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送一生惟有,破除萬事無過。

斷送一生惟有,破除萬事無過。遠山橫黛蘸秋波,不飲旁人笑我。 花病等閒瘦弱,春愁沒處遮攔。杯行到手莫留殘,不道月斜人散。
拼音

譯文

我既然戒了酒就不唱了,在筵席上大家都在喝,我一個人在看。在座的客人要我填首小詞,我就提筆來寫。 我這一生都是被酒斷送了,但除去萬事也沒有什麼過錯。現在身邊的陪酒美女都非常漂亮,我要是不喝酒,她們就笑話我。 花像病了一樣那麼瘦弱,春天這麼多憂愁無法排遣。乾脆吧,酒杯都送到手裏,還是別留着它了,喝吧。管什麼月斜人散呢!

注釋

宴集:宴飲集會。 坐客:座上的客人。坐,通「座」。 援筆:執筆,提筆。《韓詩外傳·巻二》:「叔敖治楚三年,而楚國霸。楚史援筆而書之於策。」 「斷送一生惟有,破除萬事無過」句:唐·韓昌黎《遣興》:「斷送一生惟有酒,尋思百計不如閑。」又韓昌黎《贈鄭兵曹》詩:「杯行到君奠停手,破除萬事無過酒。」斷送,猶言度過。破除:亦指度過、消磨之意。此二句以集句歇後「酒」字。 遠山橫黛:指眉毛。 蘸(zhàn),原意爲物體沾染液體。此字曏被稱爲傳神之字。 秋波:眼波,此寫敬酒女子的眉眼神情。 等閑:無端。 遮攔:排遣。 「杯行到手莫畱殘」句:語出庾開府《舞媚娘》詩:「少年惟有歡樂,飲酒那得畱殘。」 不道:猶不思,不想。此爲反辭,謂「何不思」。

賞析

此詞以作者戒酒後重又開戒飲酒之事爲題材,表達了作者被貶謫後企圖借酒澆愁的意念和及時行樂的狂放曠達胸懷。 開頭兩句「斷送一生惟有,破除萬事無過」破空而來。以議論破題,一掃傳統詞的綢繆婉轉調。這一對仗句濃縮了作者的人生體驗,是他閲歷過人世滄桑以後産生的深沉感慨,但它又以「歇後」的形式出之,頗有出奇制勝之妙與詼諧玩世之趣。它們分別化用了韓昌黎的兩句詩——韓昌黎《遣興》云:「斷送一生惟有酒,尋思百計不如閑。莫憂世事兼身事,須著人間比夢間。」又《贈鄭兵曹》云:「當今賢俊皆周行,君何爲乎亦遑遑?杯行到君莫停手,破除萬事無過酒。」韓昌黎的兩句詩經過他的組織,竟成爲一聯工整的對偶,足見點化之妙。 「遠山橫黛蘸秋波」句是指酒席宴上,侑酒歌女的情態。「《西京雜記》稱:「(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又,漢趙飛燕妹合德爲薄眉,號「遠山黛」,見伶玄《趙飛燕外傳》。「秋波」則指眼波。此句「蘸」字下得奇巧,它描繪出一幅黛色遠山傍水而臥的美景,引起人們對女子眉眼盈盈的聯想。「遠山」與「秋波」文人的筆下已被用得爛熟,而著一「蘸」字則光彩頓生,境界全出。盡管有賓客、歌女勸酒,但作者因戒酒不飲,而見笑於人,故上闋以「不飲旁人笑我」作結。 下闋由「不飲」轉爲「勸飲」,起因爲對花傷春。 「花病等閑瘦弱,春愁無處遮攔。」前句寫群花凋零,好似一個病軀瘦弱之人,「等閑」,意謂「無端」,顯然這寫的是暮春花殘之時。後句寫春愁撩人,無處排遣,「遮攔」即「排遣」之意。所謂「春愁」不光是指傷春意緒,而有著更深的意蘊,它是作者宦海浮沉、人生坎坷的經歷中所積澱下的牢騷抑鬱、愁悶不平的總和。所以接下來説:「杯行到手莫畱殘。」還是開懷暢飲,一醉方休吧!這一句也是化用韓昌黎《贈鄭兵曹》中的詩句,而「畱殘」則又本於庚信六言詩《舞媚娘》:「少年唯有歡樂,飲酒那得畱殘。」末句「不道月斜人散」,「不道」意爲「不思」「不想」,多用爲反辭,猶云「何不思」「何不想」,此句是説何不思月斜人散後,無復會飲之樂乎。 這首詞感慨世事人生,帶有詼諧玩世的情趣,但又使人觸摸到作者內心的愁悶抑鬱,頗堪玩味。字面上明白如話,但詞意卻頗多轉折,且處處顯示出巧用成語典故的功力,故而深刻地傳達出作者內心深處的隱痛。
黃庭堅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