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旁楊柳依依,千絲萬縷,抵不住、一分愁緒。
惜多才,憐薄命,無計可留汝。揉碎花箋,忍寫斷腸句。道傍楊柳依依,千絲萬縷,抵不住、一分愁緒。
如何訴。便教緣盡今生,此身已輕許。捉月盟言,不是夢中語。後回君若重來,不相忘處,把杯酒、澆奴墳土。
拼音
賞析
這是封建社會中比較常見的愛情悲劇。復古隱瞞了家中娶妻的實情,而富象翁又因愛戴之纔將女許之,婚後二人產生了愛情,女方尤其熾烈。所以,當三年之後,戴如實告以真情並不得不捨妻歸去時,其妻不僅婉言勸父,且以所有裝奩贈夫並以身殉情。此詞是戴復古妻訣別丈夫之際所作。以詞情與本事相印證,則此詞實爲其生命與愛情之絕筆,顯然比戴詞更爲感動人心。
“惜多才,憐薄命,無計可留汝。”起筆三句,即說盡全部悲劇。這裏的“多才”不僅指富於才華的人,它也是宋元俗語,男女用以稱所愛的對方。這裏是戴復古妻用以稱其夫。父親愛復古之才,以女兒嫁之。這在現代人看來已有荒謬意味,更離奇的是婚後女兒竟深深愛上了復古,這是幸事還是不幸?誰料到丈夫竟然已結過婚!這個消息無異於五雷轟頂,但事到如今,自己仍然愛你,只能自傷命薄,儘管千方百計要挽留你,卻無法挽留下你。“揉碎花箋,忍寫斷腸句。”作者說:在這訣別之際,展開花箋,又揉碎花箋,怎能忍心寫下讓人肝腸寸斷的訣別辭句?揉碎二字,將女詞人與丈夫訣別之際痛苦無奈的心情展現無遺。所揉碎者,非花箋,乃心也。“道旁楊柳依依,千絲萬縷,抵不住、一分愁緒。”此四句寫至眼前分手之情景。道旁楊柳依依,就像那惜別之情,依依不捨。此句用《詩經·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成句,亦是用樂景寫哀。“千絲萬縷,抵不住、一分愁緒”,愁緒卻比柳絲多上千萬倍。此三句一氣流貫,比興高妙,委婉而深沉地表現了繾綣柔情與無限悲傷,確是詞中不可多得的佳句。
“如何訴。便教緣盡今生,此身已輕許。”這幾句是說:事至今日,從何說起?又有何可說?今生今世,夫妻緣分,從此結束。是父親當初把我輕率地許配給你啊。這對於我,是可喜還是可哀之事?末句哀而不怨,甚可玩味。女詞人對丈夫仍然是愛的。如果有怨,恐怕主要也不是怨丈夫之不誠,不是怨父親之作主,而是自怨命薄,如起筆之所言。這正是性情柔厚的女詞人當時應有之心態。實際上,事到如今,怨又有何用?“捉月盟言,不是夢中語。”言簡情長,說得十分深刻。意思是:當年你曾說,只要我喜歡,連天上的月亮你都能摘下來送給我,這可不是作夢時的夢話啊!可僅僅三年,誓言竟已成空。緊接着,結曰:“後回君若重來,不相忘處,把杯酒、澆奴墳土。”作者說:今日一別,便是永訣。只希望你若重來此地,如未忘情,請把一杯酒澆在我的墳土上。意謂:你若不忘記我,我在九泉之下,也就可以瞑目了。結筆所提出的唯一要求,凝聚着女詞人執着熱烈的愛,高於生命的愛。情之所鍾,可以震撼人心。
戴復古妻無疑具有高尚的德性:善良、寬容、堅貞。她對於愛情生死不渝的態度,決不僅僅是由於從一而終的道德觀念,更重要的是基於自己純潔摯烈的愛情本身。在她的心靈中,人的一生只能有一次真愛。
這種想法讓人覺得可敬、可哀,又可嘆!此詞有真摯的感情作底蘊,藝術上也比較成熟。上片比興自然高妙,下片語言曉暢自然,全篇意極凝重而辭氣婉厚,迴環誦讀,令人不忍釋卷,不愧爲詞中之一傑作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惜多才:珍惜(你)出衆的才華,惜,珍惜、愛慕;多才,才華出衆的人,這裏指丈夫。
- 憐薄命:憐惜我自己命薄。憐,憐惜;薄命,命運不好,舊時多用於女子。
- ****碎花箋(jiān):揉碎彩紙,花箋,精緻華美的紙張,常用來寫詩。
- 忍寫:忍心寫下,這裏是心裏悲痛卻不得不寫的意思。
- 便教:即便使得。
- 輕許:輕易地許身,這裏指已經將自身託付給對方。
- 捉月盟言:像捉月那樣真切的盟誓諾言。捉月,這裏表示很真切,如同能觸摸到月亮般的誓言。
- 澆奴墳土:澆在我的墳上,奴,女子自稱。
翻譯
我珍惜你出衆的才華,又憐惜自己命運如此單薄,實在沒有辦法將你留住。我揉碎了精美的彩紙,忍着滿心的悲痛寫下這斷腸的詞句。路邊楊柳依依搖曳,那千絲萬縷的柳枝,卻也抵不過我心中哪怕一分的愁緒。
滿心的愁緒該如何訴說。即便今生緣分就此斷絕,可我早已將自己託付給了你。當初我們像捉月般真切許下的盟誓諾言,那可不是夢中的虛幻言語。倘若以後你有機會重新歸來,在不會忘記我的地方,請用一杯酒,澆在我的墳土上。
賞析
這首《祝英臺近》語言質樸真摯卻飽含深情,情真意切地表達了一位女子面對與丈夫分別時肝腸寸斷的悲苦。上闋通過「惜多才,憐薄命」直言對丈夫才華的傾慕與對自己命運的感懷, 「揉碎花箋,忍寫斷腸句」等細節刻畫,把內心的痛苦表現得淋漓盡致。以楊柳依依的景象反村愁緒之重,倍增哀傷。下闋進一步表明即便緣分已盡,自己也已身心相許的態度。 「捉月盟言,不是夢中語」又回憶往昔的誓言,堅定而深沉 。最後的「 後回君若重來...... 澆奴墳土 」更是情感的高潮,言辭悲慼,期待着哪怕死後丈夫仍能記起自己,充滿了哀怨與不捨,讓人感受到女子對這份愛情至死不渝的深情,讀來令人心酸落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