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絃已爲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拼音
譯文
我並非大器,只會敷衍官事,忙碌了一天了,趁着傍晚雨後初晴,登上快閣來放鬆一下心情。舉目遠望,時至初冬,萬木蕭條,天地更顯得闊大。而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練分明地向遠處流去。友人遠離,早已沒有弄弦吹簫的興致了,只有見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想想人生羈絆、爲官蹭蹬,還真不如找只船坐上去吹着笛子,漂流到家鄉去,在那裏與白鷗做伴逍遙自在難道不是更好的歸宿。
注釋
快閣:在吉州泰和縣(今屬江西)東澄江(贛江)之上,以江山廣遠、景物清華著稱。
癡兒了卻公家事:意思是說,自己並非大器,只會敷衍官事。癡兒,作者自指。《晉書·傅鹹傳》載楊濟與傅鹹書云:「天下大器,非可稍了,而相觀每事欲了。生子癡,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癡,復爲快耳。」這是當時的清談家崇尚清談,反對務實的觀點,認爲一心想把官事辦好的人是「癡」,黃庭堅這裏反用其意,以「癡兒」自許。了卻,完成。
東西:東邊和西邊。指在閣中四處周覽。
倚:倚靠。
落木:落葉。
澄江:指贛江。澄,澄澈,清澈。
朱絃:這裏指琴。
佳人:美人,引申爲知己、知音。
「朱絃已爲佳人絕」句:《呂氏春秋·本味》:「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爲世無足復爲鼓琴者。」
青眼: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間,青眼看人則是表示對人的喜愛或重視、尊重,指正眼看人。
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輕蔑。
聊:姑且。
「青眼聊因美酒橫」句:《晉書·阮籍傳》:「(阮)籍又能爲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及嵇喜來吊,籍作白眼,喜不懌而退。喜弟康聞之,乃齎酒挾琴造焉,籍大悅,乃見青眼。」
弄:演奏。
與白鷗盟:據《列子·黃帝》:「海上之人有好漚(鷗)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遊,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聞漚鳥皆從汝遊,汝取來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漚鳥舞而不下也。」後人以與鷗鳥盟誓表示毫無機心,這裏是指無利祿之心,借指歸隱。
序
《登快閣》是北宋文學家黃庭堅寫的七律。此詩作於作者在泰和令任上。百姓的困苦,官吏的素餐,使作者有志難展,於是產生孤獨寂寞之感。因此詩寫在開朗空闊的背景下的忘懷得失的「快」意,終因知音難覓而產生歸歟之思。全詩先敘事,再寫景,一氣貫注,波盪生姿,結以弄笛盟鷗,餘韻無窮,集中體現了詩人的審美趣味和藝術主張,被評論家們認定爲黃庭堅的代表作。
賞析
這是黃庭堅在太和知縣任上登快閣時所作的抒情詩。詩人說,我這個呆子辦完公事,登上了快閣,在這晚晴餘輝裏,倚欄遠眺。前句是用《晉書·傅鹹傳》所載夏侯濟之語;後句用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閣」及李商隱「萬古貞魂倚暮霞」之典,還多有翻新出奇之妙。「癡兒」二字翻前人之意,直認自己是「癡兒」,此爲諧趣之一;「了卻」二字,渲染出了詩人如釋重負的歡快心情,與「快閣」之「快」暗相呼應,從而增加了一氣呵成之感此爲妙用二;「倚晚晴」三字,超脫了前人的窠臼。杜詩之「倚」,倚于山閣,乃實境平敘;李詩之「倚」,主語爲「萬古貞魂」,乃虛境幻生而成;黃詩之「倚」,可謂虛實相兼;詩人之「倚」,乃是實景,但卻倚在無際無垠的暮色晴空。
「倚晚晴」三字,爲下句的描寫,作了鋪墊渲染,使詩人順勢迸出了「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絕唱。這是詩人初登快閣亭時所覽勝景的描繪,也是詩人胸襟懷抱的寫照。
五、六二句,是詩人巧用典故的中句。前句用伯牙捧琴謝知音的故事;後句用阮籍青白眼事。此處「橫」字把詩人無可奈何、孤獨無聊的形象神情託了出來。
此詩起首處詩人從「癡兒了卻官家事」說起,透露了對官場生涯的厭倦和對登快閣亭欣賞自然景色的渴望;然後,漸入佳境,詩人陶醉在落木千山,澄江月明的美景之中,與起首處對「公家事」之「了卻」形成鮮明對照;五、六句詩人作一迭宕:在良辰美景中,詩人心內的憂煩無端而來,詩人感受到自己的抱負無法實現、自己的胸懷無人理解的痛苦。尾句引出了詩人的「歸船」、「白鷗」之想。這一結尾,呼應了起首,順勢作結,給人以「一氣盤旋而下之感」。意味雋永,想象無窮。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癡兒:多用於自稱,有自嘲的意味。
- 澄(chéng)江:清澈的江水。
翻譯
我這個呆子辦完了公事,登上快閣來欣賞傍晚的晴景。遠望無數秋山,落葉飄零,天空無比廣闊遠大,清澈的江水與月色相映,格外分明。因爲知音不在,我早已不彈那心愛的琴絃,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憂了。我想從萬里之外駕着歸舟吹着長笛,返回故鄉,我的心與那自由的白鷗結盟。
賞析
這首詩以清新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忙完公事後,登快閣所見的優美景色,抒發了詩人渴望歸隱的心情。首聯寫辦完公事的輕鬆愉悅。頷聯寫登高遠眺所見的開闊之景,「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月分明」等詞彙營造出悠遠壯闊的意境。頸聯巧用伯牙絕弦和阮籍青眼的典故,體現知音難覓,只能借酒澆愁。尾聯則點明瞭詩人歸心似箭渴望歸隱、與白鷗相伴的心意。整首詩體現了詩人寄情山水、追求自由的情思,景緻開闊,意境深遠,情感真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