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其有之,是以似之。
裳裳者華,其葉湑兮。我覯之子,我心寫兮。我心寫兮,是以有譽處兮。
裳裳者華,芸其黃矣。我覯之子,維其有章矣。維其有章矣,是以有慶矣。
裳裳者華,或黃或白。我覯之子,乘其四駱。乘其四駱,六轡沃若。
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維其有之,是以似之。
拼音
譯文
鮮花盛開多輝煌,葉子茂盛綠蒼蒼。遇見這位賢君子,我的心情真舒暢。我的心情真舒暢,因有美譽大家享。
鮮花盛開多輝煌,怒放黃花多鮮亮。遇見這位賢君子,才華橫溢有教養。才華橫溢有教養,因此喜慶事兒降。
鮮花盛開多輝煌,有的白色有的黃。遇見這位賢君子,駕着四馬氣昂揚。駕着四馬氣昂揚,六根繮繩閃着光。
左邊有人來輔佐,君子應付很適宜。右邊有人來相佑,君子發揮有餘地。只因君子有其長,所以祖業能承繼。
注釋
裳(cháng)裳:“堂堂”之假借,花鮮明美盛的樣子。華(huā):花。
湑(xǔ):葉子茂盛的樣子。
覯(gòu):遇見。之子:此人。
寫:通“瀉”,心情舒暢。《毛傳》:“輸寫其心也。”是說心中話都傾吐出來,憂愁消除,心情舒暢。
是以:因此。譽處:指君臣處於美好的聲譽之中。《孔疏》:“君臣相得,是以有聲譽之美而處之兮。”一說“譽”通“豫”,安樂。
芸其:即“芸芸”,花色彩濃豔的樣子。
章:文章,指其人有教養,有才華。一說爲“紋章”,服飾文采。
駱:黑鬃黑尾的白馬。
六轡(pèi):六條繮繩。沃若:光滑柔軟的樣子。
左:和下文的“右”,指左右輔弼,君子的幫手。
君子:指前所言“之子”。一說指古之明王。宜:安定。
有:取。意爲取用他們。
似:當爲“嗣”之假借,繼承。
序
《小雅·裳裳者華》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多數學者認爲此詩是周天子讚頌諸侯的詩,也有人認爲此詩可寬泛地理解爲對相悅者的讚美之詩。全詩四章,每章六句。第一章寫見到“之子”的歡悅,第二章讚美他們的內在才華,第三章讚美他們體魄強健,第四章希望他們能輔佐天子。通篇以花起興,讚頌人物之美,節奏變化有致,結構收束得當,堪稱是一首輕鬆歡快又不失穩當的雅詩。
賞析
全詩共四章,每章六句。詩前三章是結構相似的重調,每章的前兩句寫花起興,從“其葉湑兮”到“芸其黃矣”再到“或黃或白”,將花繁葉茂的盛景充分地表露出來,也由此烘托出抒情主人公心中的無比歡娛。
在首章,詩人並沒有詳寫“我”所遇的“之子”的具體模樣,而只寫了自己的主觀心理感受“我心寫兮”,“是以有譽處兮”,心中煩憂盡瀉,充滿歡樂。爲了說明“之子”使得“我”如此歡悅的原因,此詩第二章給“之子”一個特寫鏡頭,這個鏡頭沒有對準他的面部,也沒有對準他的眼睛,而是對準其服飾:“維其有章矣。”這樣的敘述中滲透着讚美之情,因爲服飾之美在先秦時期是身份和地位的外在表現。至此,詩人仍覺不足,又將目光轉向全景,在第三章寫“之子”的車馬之盛,“乘其四駱,六轡沃若”,十足風光,十分氣派。如此一層一層推進,在形象的跳躍式敘述中顯示出歡快的激情。
詩若就此打住,便顯得情感過於淺直,而且缺少了雅詩中應有的那份平和與理性,於是詩第四章從節奏和用韻兩方面都變得舒緩起來,“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從左右兩方面寫君子無所不宜的品性和才能,有了這方面的歌唱,使得前面三章的讚美有了理性依據。“維其有之,是以似之”,兩句總括全篇,讚美君子表裏如一、德容兼美的風貌,以平和安詳作結。
整首詩以花起興,讚頌人物之美,節奏變化有致,結構收束得當,讀來興味盎然,且無阿諛之感,確是一首輕鬆歡快又不失穩當的雅詩。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裳裳(cháng cháng):形容花豐盛明豔的樣子。
- 湑(xǔ):形容葉子茂盛的樣子。
- 覯(gòu):遇見。
- 寫(xiè):舒暢。
- 譽処:安樂。
- 蕓:形容花色濃豔。
- 章:有文採。
- 駱:黑鬃的白馬。
- 轡(pèi):駕馭牲口的嚼子和韁繩。
- 沃若:形容韁繩柔軟有光澤。
繙譯
花兒鮮明又繁盛,葉子茂盛青蔥蔥。我遇見了那個人,我的心啊真舒暢。我的心啊真舒暢,因此有了安樂処。 花兒鮮明又繁盛,花朵金黃耀光芒。我遇見了那個人,他很有文採風度彰。他很有文採風度彰,因此有了福慶享。 花兒鮮明又繁盛,有的黃來有的白。我遇見了那個人,駕著四匹黑鬃馬。駕著四匹黑鬃馬,六條韁繩軟又光。 曏左曏左隨他去,君子適宜做此事。曏右曏右隨他去,君子具備好美德。正因爲他具備好美德,所以才能夠相似。
賞析
這首詩以花起興,通過對花朵的豔麗和葉子的茂盛的描寫,引出了對“我覯之子”的贊美。詩中反複強調遇見這個人給作者帶來的愉悅和滿足感,以及這個人的文採、品德和魅力。從內容上看,詩中既描繪了外在的美好形象,又強調了內在的品質,表達了作者對所贊之人的敬仰和喜愛。在藝術手法上,重章曡句的運用增強了詩歌的節奏感和韻律美,使情感的表達更加深沉有力。同時,通過對花和人的描寫,形成了一種生動的畫麪感,讓讀者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詩歌所傳達的情感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