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譯文
名花伴着絕色美人令人心歡,贏得君王滿面帶笑不停地看。
春風中消解了君王無限悵恨,在沈香亭北共同倚靠着闌干。
注釋
名花:牡丹花。傾國:喻美色驚人,此指楊貴妃。典出漢·李延年《佳人歌》:「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解釋:瞭解、體會。釋,一作「識」。
春風:指唐玄宗。。
沈香:亭名,沈香木所築。
序
此詩爲李白《清平調》組詩,是李白在長安爲翰林時所作。有一次,唐明皇與楊貴妃在沈香亭觀賞牡丹,因命李白作新樂章,李白奉旨作了這三章。首句寫名花與傾國相融;二句寫君王的歡愉,「帶笑看」三字,貫穿了三者,把牡丹、貴妃、明皇三位一體化了。三、四句寫君王在沈香亭依偎貴妃賞花,所有胸中憂恨全然消釋。全詩語言豔麗,句句金玉,字字流葩,人花交映,迷離恍惚。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名花:這裏指牡丹。
- 傾國:原本形容女子容貌極美,這裏借指楊貴妃。
- 解釋:消除、排解。
- 沈香亭:在唐長安興慶宮龍池東面。沈(shěn)香:亦作「沉香」,一種名貴香料。
- 倚闌干:倚靠在欄杆邊。
翻譯
名貴的牡丹和傾國的美人相得益彰,常常引得君王滿面笑容地欣賞。春風中似乎蘊含無盡的惆悵哀怨之情,(然而在這兒)都能在沉香亭北貴妃倚靠着欄杆的美好場景中得以消解。
賞析
這首詩以牡丹陪襯楊貴妃,通過描繪君王與貴妃在沉香亭畔共賞牡丹的場景,生動地展現出貴妃的驚豔容顏以及唐玄宗對她的寵愛。「名花傾國兩相歡 ,常得君王帶笑看」將花與人的美麗與君王的喜愛之情刻畫得淋漓盡致。後兩句「解釋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干」更是神來之筆,賦予春風以人的情感與愁思,又通過貴妃倚欄的畫面,營造出一種優美且帶着淡淡情思的意境,全詩語言清新自然,卻又飽含深情,將花卉、美人、君王以及周圍的環境巧妙融合,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姿、充滿浪漫色彩的宮中賞春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