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鷰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爲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拼音
譯文
天啊!請問世間的各位,愛情究竟是什麼,竟會令這兩隻飛鴈以生死來相對待?南飛北歸遙遠的路程都比翼雙飛,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舊恩愛相依爲命。比翼雙飛雖然快樂,但離別才真的是楚痛難受。到此刻,方知這癡情的雙鴈竟比人間癡情兒女更加癡情!相依相伴,形影不離的情侶已逝,真情的鴈兒心裏應該知道,此去萬里,形孤影單,前程渺渺路漫漫,每年寒暑,飛萬里越千山,晨風暮雪,失去一生的至愛,形單影隻,即使苟且活下去又有什麼意義呢?
這汾水一帶,當年本是漢武帝巡幸遊樂的地方,每當武帝出巡,總是簫鼓喧天,棹歌四起,何等熱鬧,而今卻是冷煙衰草,一派蕭條冷落。武帝已死,招魂也無濟於事。女山神因之枉自悲啼,而死者卻不會再歸來了!雙鴈生死相許的深情連上天也嫉妒,殉情的大鴈決不會和鶯兒鷰子一般,死後化爲一抔塵土。將會留得生前身後名,與世長存。狂歌縱酒,尋訪鴈丘墳故地,來祭奠這一對愛侶的亡靈。
注釋
摸魚兒:一名《摸魚子》,又名《買陂塘》、《邁陂塘》、《雙蕖怨》等。唐教坊曲,後用爲詞牌。宋詞以晁補之《琴趣外篇》所收爲最早。雙調,一百一十六字,前闋六仄韻,後闋七仄韻。雙結倒數第三句第一字皆領格,宜用去聲。
乙丑歲:金章宗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以天干地支紀年爲乙丑年,當時元好問年僅十六歲。
赴試幷州:《金史·選舉志》載:金代選舉之制,由鄉至府,由府至省及殿試,凡四試。明昌元年罷免鄉試。府試試期在秋八月。府試處所承安四年贈太原,共爲十處。
識(zhì):標誌。
鴈丘:嘉慶《大清一統志》:鴈丘在陽曲縣西汾水旁。金元好問赴府試……累土爲丘,作《鴈丘詞》。
無宮商:不協音律。
直教:竟使。
許:隨從。
雙飛客:大鴈雙宿雙飛,秋去春來,故云。
「就中更有癡兒女」句:這鴈羣中更有癡迷於愛情的。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句:萬里長途,層雲迷漫,千山暮景,處境淒涼,形影孤單爲誰奔波呢?
平楚:遠望樹梢齊平,故稱平楚。楚,指叢木。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句:這葬鴈的汾水,當年漢武帝橫渡時何等熱鬧,如今寂寞淒涼。漢武帝《秋風辭》:「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
招魂楚些(suò):《楚辭·招魂》句尾皆有「些」字。
何嗟及:悲嘆無濟於事。
山鬼:《楚辭·九歌·山鬼》篇指山神,此指鴈魂。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句:我欲爲死鴈招魂又有何用,鴈魂也在風雨中啼哭。
暗啼:一作「自啼」。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鷰子俱黃土」句:不信殉情的鴈子與普通鶯鷰一樣都寂滅無聞變爲黃土,它將聲明遠播,使天地忌妒。
騷人:詩人。
序
這是一首詠物詞,詞人爲鴈殉情而死的事所感動,才揮筆寫下了《摸魚兒·鴈丘詞》,寄託自己對殉情者的哀思。這首詞緊緊圍繞「情」字,以鴈擬人,譜寫了一曲悽惻動人的戀情悲歌。在詞中,作者馳騁豐富的想象,運用比喻、擬人等藝術手法,對大鴈殉情而死的故事,展開了深入細緻的描繪,再加以充滿悲劇氣氛的環境描寫的烘托,塑造了忠於愛情、生死相許的大鴈的藝術形象,譜寫了一曲悽婉纏綿,感人至深的愛情悲歌,是爲中國古代歌頌忠貞愛情的佳詞。
賞析
此詞上闋開篇一句「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一個「問」字破空而來,爲殉情者發問,實際也是對殉情者的讚美。「直教生死相許」則是對「情是何物」的震撼人心的回答。在「生死相許」之前加上「直教」二字,更加突出了「情」的力量。「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這二句寫鴈的感人生活情景。大鴈秋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歸,雙宿雙飛。作者稱他們爲「雙飛客」,賦予它們比翼雙飛以世間夫妻相愛的理想色彩。「天南地北」從空間落筆,「幾回寒暑」從時間着墨,用高度的藝術概括,寫出了大鴈的相依爲命、相濡以沫的生活歷程,爲下文的殉情作了必要的鋪墊。「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這四句是對大鴈殉情前心理活動細緻入微的揣摩描寫。當網羅驚破雙棲夢之後,作者認爲孤鴈心中必然會進行生與死、殉情與偷生的矛盾鬥爭。但這種猶豫與抉擇的過程並未影響大鴈殉情的摯誠。相反,更足以表明以死殉情是大鴈深入思索後的理性抉擇,從而揭示了殉情的真正原因。
詞的下闋藉助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襯托大鴈殉情後的悽苦,「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三句寫葬鴈的地方。「鴈丘」所在之處,漢代帝王曾來巡遊,當時是簫鼓喧天,棹歌四起,山鳴谷應,何等熱鬧。而今天卻是四處冷煙衰草,一派蕭條冷落景象。「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二句意爲鴈死不能復生,山鬼枉自哀啼。這裏作者把寫景同抒情融爲一體,用淒涼的景物襯托鴈的悲苦生活,表達詞人對殉情大鴈的哀悼與惋惜。「天也妒,未信與,鶯兒鷰子俱黃土。」寫鴈的殉情將使它不像鶯、鷰那樣死葬黃土,不爲人知;它的聲名會惹起上天的忌妒。這是作者對殉情大鴈的禮讚。「千秋萬古,爲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鴈丘處」四句,寫鴈丘將永遠受到詞人的憑弔。
這首詞名爲詠物,實在抒情。作者運用比喻、擬人等藝術手法,對大鴈殉情而死的故事,展開了深入細緻的描繪,再加以悲劇氣氛的環境描寫的烘托,塑造了忠於愛情、生死相許的大鴈的藝術形象,譜寫了一曲愛情悲歌。全詞情節並不複雜,行文卻跌宕多變。圍繞着開頭的兩句發問,層層深入地描繪鋪敘,有大鴈生前的歡樂,也有死後的悽苦,有對往事的追憶,也有對未來的展望,前後照應,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詞中以帝王盛典之消逝反襯鴈丘之長存,説明純真愛情在詞人心目中有着至高無上的地位,也是詞人樸素的民本思想的折光。全詞情節並不複雜,行文卻騰挪多變。圍繞着開頭的兩句發問,層層深入地描繪鋪敘。
詞人把寫景同抒情融爲一體,用淒涼的景物襯托鴈的悲苦生活,表達詞人對殉情大鴈的哀悼與惋惜「天也妒」二句,寫鴈的殉情將使它不像鶯、鷰那樣死葬黃土,不爲人知;它的聲名會惹起上天的忌妒。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摸魚兒:詞牌名。
- 直教:簡直使。
- 許:答應。
- 老翅:指大雁的翅膀隨著時間而衰老。
- 橫汾路:指儅年漢武帝巡幸処。
- 簫鼓:簫與鼓,這裡指帝王出行的儀仗。
- 平楚:平林。
- 楚些(suò):《楚辤》招魂句尾皆有“些”字,後以“楚些”代指招魂歌。
繙譯
請問世間的各位,愛情究竟是什麽,竟會令這兩衹飛雁以生死來相對待?南飛北歸遙遠的路程都比翼雙飛,任它多少的鼕寒夏暑,依舊恩愛相依爲命。比翼雙飛雖然快樂,但離別才真的是楚痛難受,到此刻,方知這癡情的雙雁竟比人間癡情兒女更加癡情!相依相伴,形影不離的情侶已逝,真情的雁兒心裡應該知道,此去萬裡,形單影衹,前程渺渺路漫漫,每年寒暑,飛萬裡越千山,晨風暮雪,失去一生的至愛,形單影衹,即使苟且活下去又有什麽意義呢? 這汾水一帶,儅年本是漢武帝巡幸遊樂的地方,每儅武帝出巡,縂是簫鼓喧天,櫂歌四起,何等熱閙,而今卻是冷菸衰草,一派蕭條冷落。武帝已死,招魂也無濟於事,女山神因之枉自悲啼,而死者卻不會再歸來了!雙雁生死相許的深情連上天也嫉妒,殉情的大雁決不會和一般的鶯兒燕子一樣,死後化爲一抔塵土。將會畱得生前身後名,與世長存。狂歌縱酒,尋訪雁丘墳故地,來祭奠這一對愛侶的亡霛。
賞析
這首詞開篇以問句起筆,問世間情爲何物,震撼人心。通過描寫大雁的生死相依,展現了至深至純的愛情力量。詞中既描繪了雙雁在天南地北翺翔的歡樂與離別之苦,又以景襯情,如“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烘托出孤雁的淒涼。下闕通過廻憶漢武帝時的熱閙與如今的荒涼作對比,增添了悲壯感。最後表明大雁的深情將永畱世間,期待後人來憑吊。整首詞情感真摯深沉,意境深遠,對愛情的贊美和對生命的思考都極爲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