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腸豈異丁香結?

出自 李珣 的《 河傳
去去,何處。迢迢巴楚,山水相連。朝雲暮雨,依舊十二峯前,猿聲到客船。 愁腸豈異丁香結,因離別,故國音書絕。想佳人花下,對明月春風,恨應同。
拼音

注釋

迢巴楚:意思是巴山楚水,相隔遙遠。 丁香結:丁香的花蕾,含苞不放。 故國:故鄉,這裏指蜀地。

這首詞寫男子的離愁別恨。上片寫離人去處雖然渺茫、遙遠,但巴山楚水,朝雲暮雨,十二峯前,總是相連,以喻離愁也似山水接連不斷,愈遠愈深愈長,更用隨船的猿聲,襯托離人的愁思。下片開頭三句直寫因離別音書隔絕而愁腸百結。結尾三句,變換筆法,遠揚開去,爲妻子着想,她在花下明月春風之中,離恨該與自己一樣。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迢迢(tiáo tiáo):遙遠的樣子。
  • 巴楚:指巴地和楚地,古代中國的兩個地區,巴地在今重慶一帶,楚地在今湖北、湖南一帶。
  • 朝雲暮雨:比喻變幻無常,也用來形容男女間的歡會。
  • 十二峰:指巫山十二峰,位於今重慶市巫山縣,是巫山的主要景點。
  • 猿聲:猿猴的叫聲,常用來形容荒涼或悲涼的景象。
  • 丁香結:丁香的花蕾,因其形狀像結,故稱丁香結,常用來比喻愁緒。
  • 故國:指出生或長期居住的國家,這裡指故鄕。
  • 音書:書信。
  • 佳人:美女,這裡指作者思唸的人。
  • 明月春風:明亮的月亮和溫煖的春風,常用來形容美好的時光或景色。

繙譯

走啊走,要去哪裡?遙遠的是巴地和楚地,山水相連。早晨的雲,傍晚的雨,依舊在巫山十二峰前,猿猴的叫聲傳到客船上。

愁苦的心情豈不像丁香結,因爲離別,故鄕的書信斷絕。想象中的佳人在花下,對著明亮的月亮和溫煖的春風,她的遺憾應該和我一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旅途中的孤獨與思唸。通過“迢迢巴楚”、“朝雲暮雨”等自然景象的描繪,傳達了旅途的遙遠與變幻無常。猿聲的描寫加深了旅途的孤寂與淒涼。後半部分通過“丁香結”比喻愁緒,以及對“佳人”在春風明月下的想象,表達了作者對故鄕和親人的深切思唸,以及因離別而産生的共同遺憾。整首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簡練而富有韻味。

李珣

李珣,晚唐詞人。字德潤,其祖先爲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乾寧中前後在世。李珣有時名,所吟詩句,往往動人。妹舜弦爲王衍昭儀,他嘗以秀才預賓貢。又通醫理,兼賣香藥,可見他還不脫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瓊瑤集》,已佚,今存詞五十四首,(見《唐五代詞》)多感慨之音。) ► 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