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遠隔天涯舊恨綿綿,悽悽涼涼孤獨度日無人問訊。要想知道我是如何愁腸百結,就像金爐中燃盡的篆香。
長眉總是緊鎖,任憑春風勁吹也不舒展。睏倦地倚靠高樓欄杆,看那高飛的雁行,字字都是愁。
注釋
減字木蘭花:詞牌名。此調將《偷聲木蘭花》上下闋起句各減三字,故名。
篆(zhuàn)香:比喻盤香和繚繞的香菸。
黛蛾:指眉毛。
序
此詞上片寫女子獨自淒涼,愁腸欲絕;下片寫百無聊賴的女主人公困倚危樓。全詞通體悲涼,可謂斷腸之吟,先着力寫內心,再着重寫外形,觸物興感,借物喻情,詞采清麗,筆法多變,細緻入微地表現了女主人公深重的離愁,抒寫出一種深沉的怨憤激楚之情。詞中出語凝重,顯出沉鬱頓挫的風致,抑揚分明,有強烈的起伏跌宕之感。
賞析
此詞寫一女子獨處懷人的苦悶情懷。上片寫女子獨自淒涼,愁腸欲絕;下片寫百無聊賴的女主人公困倚危樓。全詞先着力寫內心,再着重寫外形,觸物興感,借物喻情,詞采清麗,筆法多變,細緻入微地表現了女主人公深重的離愁,抒寫出一種深沉的怨憤激楚之情。“天涯”點明所思遠隔,“舊恨”說明分離已久,四字寫出空間、時間的懸隔,爲“獨知淒涼”張本。
獨居高樓,已是淒涼,而這種孤悽的處境與心情,竟連存問同情的人都沒有,就更覺得難堪了。“人”爲泛指,也包括所思念的遠人,這兩句於傷離嗟獨中含有怨意。如此由情直入起筆頗陡峭。
“欲見迴腸,斷盡金爐小篆香。”是說要想了解她內心的痛苦嗎?請看金爐中寸寸斷盡的篆香!篆香,盤香,因其形狀迴環如篆,故稱。盤香的形狀恰如人的迴腸百轉,這裏就近取譬,觸物興感,顯得自然渾成,不露痕跡。“斷盡”二字着意,突出了女主人公柔腸寸斷,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強烈感情狀態。這兩句哀怨傷感中寓有沉痛激憤之情。上片前兩句直抒怨情,後兩句借物喻情,筆法變化有致。
過片“黛蛾長斂,任是春風吹不展。”從內心轉到表情的描寫。人們的意念中,和煦的春風給萬物帶來生機,它能吹開含苞的花朵,展開細眉般的柳葉,似乎也應該吹展人的愁眉,但是這長斂的黛蛾,卻是任憑春風吹拂,也不能使它舒展,足見愁恨的深重。“任是”二字,着意強調,加強了愁恨的分量。這兩句的佳處是無理之妙。讀到這兩句,眼前便會浮現在拂面春風中雙眉緊鎖',脈脈含愁的女主人公形象。
結拍“困倚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結拍兩句,點醒女主人公獨處高樓的處境和引起愁恨的原因。高樓騁望,見懷遠情殷,而“困倚”、“過盡”,則騁望之久,失望之深自見言外。舊有鴻雁傳書之說,仰觀飛鴻,自然會想到遠人的書信,但“過盡”飛鴻,卻盼不到來自天涯的音書。因此,這排列成行的“雁字”,困倚危樓的閨人眼中,便觸目成愁了。兩句意蘊與溫庭筠《望江南·梳洗罷》詞“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相似,而秦觀的這兩句,主觀感情色彩更爲濃烈。
此詞通體悲涼,可謂斷腸之吟,尤其上下片結句,皆愁極傷極之語,但並不顯得柔靡纖弱。詞中出語凝重,顯出沉鬱頓挫的風致,讀來愁腸百結,抑揚分明,有強烈的起伏跌宕之感。

秦觀
秦觀,字少游、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北宋詞人,“蘇門四學士”之一。宋神宗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進士,官至秘書省正,國史院編修官。新黨執政時被排擠,北宋紹聖初年,秦觀被貶爲杭州通判,再貶監處州(浙江麗水)酒稅,又遠徙郴州(湖南郴縣),編管橫州,又徙雷州。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放還,卒於藤州(今廣西藤縣)。秦觀詞多寫男女愛情和身世感傷,風格輕婉秀麗,受歐陽修、柳永影響,是婉約詞的代表作家之一,《宋史》評爲“文麗而思深”;敖陶孫《詩評》說:“秦少游如時女遊春,終傷婉弱。”秦觀亦有詩才,但被自己的詞名所掩,另一方面同時代的詩人蘇軾、黃庭堅、陳師道的表現更突出,以至於“詩名殊不藉藉”。秦觀與張耒、晁補之、黃庭堅幷稱“蘇門四學士”。
► 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