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膴膴:形容植物繁茂的樣子。
- 桑柘(sāng zhè):指桑樹和柘樹,古代常用來形容樹木繁茂。
- 輞川(wǎng chuān):地名,古代著名的風景勝地。
翻譯
草木繁茂的川原相互交融,桑樹和柘樹稀稀落落地分佈。柳樹臨河,花朵點綴着園中,這樣的景色,真是適合居住在輞川。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優美的自然風光圖景,通過描寫川原上茂盛的草木、疏落的桑柘樹、河邊的柳樹和園中的花朵,展現了一種寧靜、優美的居住環境。輞川作爲古代著名的風景勝地,被用來表達詩人對美好生活環境的嚮往和讚美。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
孫承恩的其他作品
- 《 襄陽爲自古要地撫遺蹟吊往事有懷七人焉因各賦詩一首諸葛武侯 》 —— [ 明 ] 孫承恩
- 《 古像贊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四十三 趙韓王 》 —— [ 明 ] 孫承恩
- 《 勉友仁侄孫 》 —— [ 明 ] 孫承恩
- 《 古像贊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六十四 程淳公 》 —— [ 明 ] 孫承恩
- 《 瑞雪三首 》 —— [ 明 ] 孫承恩
- 《 古像贊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四十五 呂文穆公 》 —— [ 明 ] 孫承恩
- 《 郢城有降箕仙者自雲李太白也有贈予詩用韻奉答二首 》 —— [ 明 ] 孫承恩
- 《 夜行 》 —— [ 明 ] 孫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