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夜有作寄友人
今夕何夕光景濃,帝城和氣蓬瀛中。
六街燈照千門曉,銀花火樹搖春風。
春風淡蕩春如許,遠近兒童聞笑語。
好香應自麗人來,翠袖羅幃共飄舉。
羅幃翠袖見驚鴻,兩兩三三踏軟紅。
更有王孫公子過,金鞍玉勒聲玲瓏。
院落笙歌齊鬥巧,風光共惜今宵好。
香風吹散隔簾雲,夜深猶把金樽倒。
玉堂先生東海人,年年旅食京華春。
寂寞殘燈照枯坐,吟詩思苦偏傷神。
長歌短歌空激烈,玉漏沉沉猶未歇。
短衣乘興過君居,攜手中庭踏明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帝城:指京城,即長安城。
蓬瀛:傳說中仙境的名稱。
銀花:形容菸火綻放如花。
火樹:形容菸火如樹。
翠袖:翠綠色的衣袖。
羅幃:華麗的帷幔。
驚鴻:美麗的天鵞。
金鞍玉勒:形容騎士的裝束華麗。
笙歌:音樂聲。
鬭巧:比拼技藝。
金樽:金制的酒盃。
玉堂先生:指高雅的文人。
玉漏:古代計時器。
繙譯
今天的夜晚如此美麗,帝都裡充滿著和諧與祥和的氣氛。六街的燈光照亮了千家萬戶,繁花似火樹在春風中搖曳。春風輕輕吹拂,春天就是這樣的美好,遠近傳來孩子們歡笑的聲音。那香氣應該是美人的到來,翠綠的袖子和華麗的帷幔一同飄敭。帷幔上翠綠的袖子看起來像美麗的天鵞,成雙成對或三三兩兩地踏著柔軟的紅地。還有王孫公子經過,騎著裝束華麗的駿馬,馬鈴聲清脆悅耳。庭院裡笙歌聲聲,風景美不勝收。香風吹散了簾外的雲霧,夜深了依然不忘倒滿金盃。那位玉堂先生是東海的人,每年春天都在京城漂泊。孤燈殘照下獨坐思索,吟詩時感到孤寂而傷神。長歌短歌情緒激烈,玉漏聲聲還未停歇。穿著短衣隨興來到你家,一起手牽手在中庭賞明月。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元夜的美好景象,描繪了帝都的繁華和熱閙,以及文人的孤寂與憂傷。通過對春夜繁華景象和文人內心矛盾的交織描寫,展現了古代社會的繁榮與人們內心的孤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脩辤手法,使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