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發

晨起披星出,冰霜凜在襦。 悽風欺舊幌,病骨藉重狐。 北望瞻天漢,南飛感月烏。 須臾曙光動,迤邐見長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rú):古代男子穿的上衣。
  • (huǎng):古代車轅前的遮擋物。
  • (hú):古代用來盛放東西的簍子。
  • (hàn):古代指天上的星宿。
  • (wū):黑色的鳥,指烏鴉。

繙譯

清晨起牀,披著星星出門,寒冷的霜冰刺骨穿透衣襦。淒風吹拂著舊的車轅遮擋物,病弱的身軀依靠著沉重的簍子。北方仰望著天空中的星宿,南方飛翔著感受著月色下的烏鴉。轉眼間,晨光初現,曲曲折折地看見遙遠的道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清晨出行的場景,通過對自然環境和人物狀態的描寫,展現了一種孤寂、清冷的氛圍。作者運用了生動的意象和抽象的表達,使詩歌充滿了禪意和哲理。整躰氛圍幽寂清冷,給人以深沉的思考和感慨。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