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學官往福寧州

陳生才亦奇,年少舉宏詞。 自信五經笥,堪爲一卷師。 衣冠閩俗變,文字海人知。 莫即傷淹滯,三鱣更不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五經笥:指五經全書,這裏表示對經典的精通。
衣冠:指衣冠禮節,這裏表示儀表端莊。
閩俗:指閩南地區的風俗。
淹滯(yān zhì):指停滯不前。
三鱣(sān zhān):傳說中的一種神魚,象徵着高尚的品德。

翻譯

送陳學官去福寧州
陳先生的才華也是非常出衆的,年輕時就被舉薦爲官。
他自信地精通五經全書,可以被視爲學術的楷模。
他的儀表端莊,符合閩南地區的風俗,文采斐然,受人尊敬。
不要因爲受到困難而感到沮喪,就像傳說中的三鱣一樣,永遠不會欺騙人。

賞析

這首詩是唐順之送別陳學官去福寧州的作品,讚美了陳學官的才華和品德。詩中通過對陳學官的描述,展現了他的學識淵博、儀表端莊以及堅韌不拔的品質。作者以古典的文學形式,將對陳學官的讚美表達得淋漓盡致,展現了當時社會對人才的推崇和尊重。

唐順之

唐順之

明常州府武進人,字應德,一字義修,稱荊川先生。嘉靖八年會試第一。曾協助總督胡宗憲討倭寇,謂禦敵上策,當截之海外,縱使登陸,則內地受禍。曾親率舟師,邀敵於長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戶鏜、劉顯赴援,親躍馬布陣,持刀直前。以功升右僉都御史、鳳陽巡撫。學問廣博,通曉天文、數學、兵法、樂律等,兼擅武藝,提倡唐宋散文,與王慎中、茅坤、歸有光等被稱爲“唐宋派”。有《荊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