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疊韻(dié yùn):指古代詩歌中使用了疊韻的技巧,即相鄰兩句詩的韻腳相同。
- 少湖:古代地名,指少湖山,位於今江蘇省蘇州市西北。
- 華髮(huá fà):指華髮白髮,即年老之意。
- 紅塵:指塵世,世俗之意。
- 白璧(bái bì):指白玉,比喻美好的東西。
- 楓宸(fēng chén):指皇宮。
- 竹嶼(zhú yǔ):指竹林小島。
- 豐芑(fēng qí):指豐收的莊稼。
- 攄(shū):指輔助,幫助。
翻譯
西山晴雪飄飄,恨不能時常與你共飲美酒。年歲增長,感嘆自己老去,羨慕年輕人擁有美好的東西。每天早朝都與你一同往皇宮,歡笑歌頌時常忘懷身旁的竹林小島。願將豐收的莊稼獻給君,希望能輔助君主,報答時代的昌盛。
賞析
這首詩以疊韻的形式贈送給少湖,表達了詩人對友誼和忠誠的珍視之情。詩中描繪了西山晴雪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嚮往和對友人的深厚情誼。通過對年老與年輕、世俗與美好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對時代變遷的感慨和對忠誠的堅守。整體氛圍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友情和忠誠的真摯表達。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
孫承恩的其他作品
- 《 題小景畫冊十首 其二 》 —— [ 明 ] 孫承恩
- 《 廿五日復會於宣城第用張白灘韻一首奉贈地主 》 —— [ 明 ] 孫承恩
- 《 送張復庵大諫使韓藩四首 》 —— [ 明 ] 孫承恩
- 《 使交舟中雜詩 》 —— [ 明 ] 孫承恩
- 《 南齋十詠 》 —— [ 明 ] 孫承恩
- 《 鑑古韻語五十九首唐堯帝 》 —— [ 明 ] 孫承恩
- 《 潯州 》 —— [ 明 ] 孫承恩
- 《 古像贊二百零五首 其四十 莊子 》 —— [ 明 ] 孫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