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興八首用馬西玄韻

莽莽乾坤幾陸沉,寥寥宇宙慨知音。 鬆筠不受冰霜妒,霄漢常懸鴻鵠心。 甲第笙歌穿窈窕,邊城鼓角助陰森。 節催節換頻驚速,愁詠愁添轉更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莽莽(mǎng mǎng):形容廣闊無邊。
  • 乾坤(qián kūn):天地。
  • 陸沉:比喻國土沉淪,非由於洪水,而是由於禍亂。
  • 寥寥(liáo liáo):形容稀少。
  • 宇宙:天地。
  • 鬆筠(sōng yún):松樹和竹子,比喻堅貞的節操。
  • 冰霜:比喻嚴酷的環境。
  • 霄漢(xiāo hàn):天空極高處,比喻志向遠大。
  • 鴻鵠(hóng hú):天鵝,比喻有遠大志向的人。
  • 笙歌:音樂和歌聲。
  • 窈窕(yǎo tiǎo):形容聲音悠揚。
  • 鼓角:戰鼓和號角,常用於軍事。
  • 陰森:形容氣氛陰沉可怕。
  • 節催節換:形容時間的流逝和季節的更替。
  • 驚速:形容變化迅速。
  • 愁詠:因憂愁而吟詠。
  • 愁添:憂愁增加。

翻譯

在這廣闊無邊的天地間,國土幾度沉淪,我感慨宇宙之大,知音難尋。松樹和竹子不畏冰霜的嚴酷,我常懷鴻鵠之志,心向天空極高處。豪華的宅第中笙歌悠揚,而邊城的鼓角聲卻增添了陰森的氣氛。時間的流逝和季節的更替讓我感到驚恐,憂愁的吟詠讓我的憂愁更加深重。

賞析

這首作品以秋興爲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和對知音難尋的感慨。詩中,「鬆筠不受冰霜妒,霄漢常懸鴻鵠心」展現了作者堅貞不屈的品格和遠大的志向。而「甲第笙歌穿窈窕,邊城鼓角助陰森」則通過對比手法,突顯了社會的繁華與邊疆的緊張氣氛。最後,「節催節換頻驚速,愁詠愁添轉更深」抒發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憂慮。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