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僧

· 徐渭
揚帆三竺涘,弭錫五羊城。 黑人初以涉,琉球次所經。 波弧十五兆,日矢九千嬴。 人疑鵬六息,彼視蠖一信。 衍既隘九土,師亦眇八垠。 片楮畫大卵,沃焦灙孤萍。 劈芥內閻浮,粉塵陋虛鄰。 鐵簏臥龍象,銀瀾恬蛟鯨。 梵唄隻字握,江海百穀臣。 雲胡白?底,乃有赤篆文。 象胥幾何譯,龍樹鮮恚嗔。 掛履度蔥嶺,趺湫蛻巖雲。 投夾蕺南寺,及偕領西昆。 漏沙自箭準,聖水他濤奔。 有爲乃復爾,無量何由臻。 相色示戲幻,接引詎勞塵。 白馬幸維寺,黃龍未演輪。 薄痾阻問訊,擬待桃花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涘(sì):古代地名,今廣東省陽江市 琉球(liú qiú):今日本沖繩 波弧(bō hú):波浪的弧度 矢(shǐ):箭 嬴(mǎn):滿 鵬(péng):傳說中的大鳥 蠖(huò):蛆 衍(yǎn):延伸 隘(ài):狹窄 眇(miǎo):微小 垠(yín):邊界 楮(chǔ):桑樹 焦灙(jiāo dàng):焦糊的樣子 孤萍(gū píng):孤獨的浮萍 芥(jiè):碎屑 閻浮(yán fú):佛教中的一種鬼神 陋(lòu):簡陋 虛鄰(xū lín):虛幻的鄰居 鐵簏(tiě lù):鐵製的盛酒器 恬(tián):安靜 蛟鯨(jiāo jīng):傳說中的巨龍和大鯨魚 梵唄(fàn bài):佛教的經文 ?(zhǎn):古代一種動物 底(dǐ):底部 篆(zhuàn):古代的一種文字 象胥(xiàng xū):大象和大蛇 幾何(jī hé):多少 蔥嶺(cōng lǐng):高大的山嶺 湫(qiū):深 蕺(jí):一種植物 漏沙(lòu shā):流沙 箭準(jiàn zhǔn):箭靶 他濤(tā tāo):別的波浪 有爲(yǒu wéi):有所作爲 無量(wú liàng):無限 相色(xiāng sè):相貌 戲幻(xì huàn):虛幻 接引(jiē yǐn):引導 白馬(bái mǎ):傳說中的神馬 黃龍(huáng lóng):傳說中的黃色巨龍 演輪(yǎn lún):出現 痾(ē):疾病 桃花春(táo huā chūn):春天

翻譯

揚帆在三涘,停泊在五羊城。 黑人初次踏足這片土地,接着又經過琉球。 波浪起伏十五兆,太陽照耀九千里。 人們懷疑鵬鳥只需六次呼吸,那裏的人看待蛆蟲只需一瞥。 陸地既狹窄,僧人也眺望八方。 畫着大象和龍的圖案,燒焦的孤萍漂浮在水面。 在閻浮的混沌中,飄散着粉塵,鄰居們的生活簡陋虛幻。 鐵製的酒器上臥着龍和象,銀色的波浪中悠然自得的巨龍和大鯨。 佛教經文隻字片語,涵蓋江海百穀之臣。 雲霧籠罩着白馬和黃龍,還有赤色篆文。 大象和大蛇的形象多少有些模糊,龍樹的怒火和憤怒。 穿過蔥鬱的山嶺,腳下的溼地蛻變成雲霧。 前往南寺,與西昆一同前往。 流沙如箭般準確,神聖的水流奔騰。 有所作爲,無限的可能。 相貌變幻,引導不勞於塵世。 幸運地來到維摩寺,黃龍尚未現身。 疾病阻礙了詢問,打算等待桃花盛開的春天。

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天竺僧的旅途爲主線,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描寫,展現了異域風情和神祕感。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徵,將古代天竺僧的旅途描繪得充滿神祕和奇幻色彩,展現了作者對異域之地的遐想和想象力。整體氛圍優美,意境深遠,給人以無限遐想的空間。

徐渭

徐渭

明浙江山陰人,字文清,改字文長,號天池,晚號青藤。諸生。有盛名,天才超逸,詩文書畫皆工。常自言吾書第一,詩次之,文次之,畫又次之。其畫工花草竹石,筆墨奔放淋漓,富於創造。知兵好奇計,客胡宗憲幕,擒徐海,誘王直,皆預其謀。宗憲下獄,渭懼禍發狂自戕不死。又以擊殺繼妻,下獄論死,被囚七年,得張元忭救免。此後南遊金陵,北走上谷,縱觀邊塞阨塞,輒慷慨悲歌。晚年貧甚,有書數千卷,斥賣殆盡。自稱南腔北調人,以終其生。有《南詞敘錄》、雜劇《四聲猿》及文集。 ► 15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