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懷和答友人戴師觀五首

楊朱泣岐路,墨翟悲素絲。 習染當自擇,去適慎所之。 流光俯仰中,昨者非今時。 請看桃李花,倏忽成空枝。 努力崇令德,研精寄幽詞。 少壯一無能,老大徒嗟諮。 仙人不可學,漫託餐玄滋。 落日不返照,逝水無回期。 古人賤尺璧,此語當三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楊朱(yáng zhū):古代傳說中的人物,代表忠貞之意。 墨翟(mò zhái):古代傳說中的人物,代表憂愁之意。 習染(xí rǎn):習慣沾染。 研精(yán jīng):努力鑽研。 幽詞(yōu cí):含蓄深遠的詩文。 嗟諮(jiē zī):嘆息悲嘆。 餐玄滋(cān xuán zī):指吃仙草以求長生不老。 尺璧(chǐ bì):珍貴的玉石。

翻譯

秋天懷念和回答友人戴師觀的五首詩

楊朱哭泣在岐路,墨翟悲傷於白色絲綢。 習慣會自然而然地影響我們的選擇,我們要慎重地選擇前往的地方。 時間如同流動的光陰,昨天的事情已經不是今天。 請看那桃花和李花,轉瞬之間就變成了凋零的樹枝。 努力推崇高尚的品德,努力鑽研含蓄深遠的詩文。 年輕時一事無成,老年時只能嘆息悲嘆。 仙人的生活方式不可模仿,隨意寄託於神祕的滋味。 夕陽不會再次照耀,流逝的水流不會回頭。 古人珍惜尺璧,這句話應該三思而後行。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通過描繪古代傳說中的人物和意象,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珍惜時光的重要性。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生的對比,表達了對人生價值觀和生命意義的思考,引導人們珍惜當下,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和精神境界。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