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雜詠二十三首詠山居
飄蕭墜寒葉,寂寞虛堂秋。
遊子久行役,索居寡良儔。
明燈照空壁,啼螿動羈愁。
情悰念悄悄,川原邈悠悠。
中夜起彷徨,仰視河漢流。
萍蓬偶棲泊,太息未能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飄蕭(piāo xiāo):飄動凋零;墜(zhuì):落下;虛堂(xū táng):空蕩的房屋;役(yì):勞累;寡良儔(guǎ liáng chóu):少有良友;螿(jiāng):蟬;羈愁(jī chóu):牽掛思念;悰(cóng):深;邈(miǎo):遙遠;彷徨(páng huáng):徘徊不定;萍蓬(píng péng):漂泊不定;太息(tài xī):長嘆息。
翻譯
飄蕭凋零的葉子飄飄墜落,空蕩的房屋裏寂寞無人。遊子長久勞累在外奔波,孤身尋找良友卻寥寥無幾。明燈照亮着空蕩的牆壁,蟬鳴聲動盪着牽掛和思念。深深地思念着,遠遠地望着遠方的山川原野。半夜裏起來徘徊不定,仰望着天空中銀河流淌。像漂泊的浮萍和飄蕩的蓬草,長嘆息卻無法安寧。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日山居中的寂寥淒涼之景,通過描寫飄蕭的落葉、空蕩的房屋、遊子的勞累和孤獨,以及內心的牽掛和遠方的嚮往,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寂和無奈。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抒情的語言,表達了對於現實生活的無奈和對於內心世界的思考,給人以深刻的感悟和共鳴。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
孫承恩的其他作品
- 《 襄陽爲自古要地撫遺蹟吊往事有懷七人焉因各賦詩一首諸葛武侯 》 —— [ 明 ] 孫承恩
- 《 院中觀蓮四首次少詹黃太泉韻 》 —— [ 明 ] 孫承恩
- 《 讀兒侄除夕和章喜賦 》 —— [ 明 ] 孫承恩
- 《 古像贊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十五 元魯山 》 —— [ 明 ] 孫承恩
- 《 再題西湖十景爲湯宜野作 》 —— [ 明 ] 孫承恩
- 《 贈别石盤二首 其二 》 —— [ 明 ] 孫承恩
- 《 秋日雜詠二十三首詠山居 》 —— [ 明 ] 孫承恩
- 《 阻風二首 》 —— [ 明 ] 孫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