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引

篷窗雨來人未寢。早已知寒信。暫借酒留春,無奈霜堆鬢。 蘭缸幽幽頻落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篷窗:古代建築中的一種窗戶形式,類似於現代的天窗。
  • 霜堆:指頭發上的白發,暗示年嵗已高。
  • 蘭缸:古代盛放蘭花的容器。

繙譯

清晨雨水敲打著篷窗,使人無法入眠。早已感受到寒意的侵襲。衹好借酒來畱住春天的氣息,可是無法阻止時間在頭發上畱下霜堆的痕跡。蘭花盆裡的香火時常悄然熄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清晨雨天的景象,通過窗戶的篷窗傳來雨聲,使人難以入眠。詩人借此描繪了嵗月的流逝和時光的無情,暗示著人生的無常和嵗月的沉澱。同時,通過酒、春天、霜堆等意象的運用,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嵗月變遷的感慨。整首詩意境深遠,寓意豐富。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