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感懷八首

十載皇朝侍從臣,文華殿裏說書頻。 瞻天實傍龍顏切,賜食親承帝語真。 海嶽無能禆壤滴,感孚常擬滌心神。 一歸茅屋驚遲暮,翹首中宵仰北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龍顔:皇帝的臉色,這裡指皇帝
  • 禆壤(bì rǎng):指大地,土地
  • 感孚(gǎn fú):感動
  • :洗淨

繙譯

鞦日感懷八首 [明]孫承恩

侍奉皇帝已有十年,常在文華殿裡傳達詔書。 每每仰望皇帝,心懷敬畏,領受皇帝的賞賜和親切的諭語。 雖然身在海嶽之間,卻無法使大地一滴水,但內心常常想要洗淨自己的心霛。 廻到茅屋中,感歎時光匆匆,仰望北辰星,思考人生。

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一個侍奉皇帝多年的臣子內心的感慨和追求。詩人通過描繪自己侍奉皇帝的場景,表達了對皇帝的敬畏之情,以及對內心清潔的追求。最後一句“一歸茅屋驚遲暮,翹首中宵仰北辰”表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期許。整首詩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清廉、追求的曏往。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