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宋季任赴甘肅提舉二十韻
寧塞洮河外,甘州瀚海隅。
羌髳通別譯,封域界中區。
氓俗風丕變,王靈德誕敷。
粵初聯吏治,近亦好文儒。
左學將興蜀,西庠昉自虞。
懷章煩遠役,鞭馬戒前驅。
驛路爭迎傳,關門不用繻。
水經張掖弱,山對賀蘭孤。
禹鑿班班跡,豳詩往往圖。
發時梅未萼,上日草應芻。
元宰親加豆,諸生肅詠雩。
職司雖翰墨,佩服已銀硃。
會睹天荒破,端令士氣粗。
槎明星是客,鄉大酒爲徒。
請播言斯在,居夷聖豈誣。
高才每流蕩,平世匪崎嶇。
只作三年夢,須輕萬里途。
旃廬春襲襲,笳管曉嗚嗚。
漿灩葡萄椀,馡寒翡翠爐。
新篇多慰意,許可寄《潛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寧塞:地名,今甘肅省臨潭縣一帶。
- 洮河:黃河上游的支流,流經甘肅省。
- 甘州:古地名,今甘肅省張掖市。
- 瀚海:古代對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迤西今準噶爾盆地一帶廣大地區的泛稱。
- 羌髳:古代羌族的一種髮型,這裏指羌族。
- 封域:疆域,領土。
- 氓俗:民俗,民間風俗。
- 王靈:帝王的威嚴和德行。
- 誕敷:廣泛傳播。
- 左學:古代的學校。
- 西庠:古代西部的學校。
- 懷章:懷揣着文書。
- 遠役:遠行的任務。
- 驛路:古代的官方道路。
- 張掖:地名,今甘肅省張掖市。
- 賀蘭:山名,位於今寧夏回族自治區。
- 禹鑿:傳說中大禹治水時開鑿的痕跡。
- 豳詩:古代豳國(今陝西省彬縣)的詩歌。
- 上日:農曆每月的第一天。
- 草應芻:草應該割下來喂牲口。
- 元宰:指高級官員。
- 加豆:古代祭祀時的一種儀式。
- 肅詠雩:嚴肅地進行祈雨的詠唱。
- 職司:職責,職務。
- 翰墨:指文墨工作。
- 佩服:佩戴。
- 銀硃:古代官員的一種服飾。
- 天荒破:指開拓邊疆。
- 士氣粗:士氣高昂。
- 槎明:星名,即織女星。
- 鄉大:指家鄉的美酒。
- 請播:請求傳播。
- 居夷:居住在邊遠地區。
- 聖豈誣:聖人的話豈能是虛假的。
- 高才:才華橫溢的人。
- 平世:太平盛世。
- 崎嶇:艱難困苦。
- 旃廬:帳篷。
- 笳管:古代的一種樂器。
- 漿灩:酒液搖動的樣子。
- 葡萄椀:葡萄製成的酒杯。
- 馡寒:香氣襲人。
- 翡翠爐:裝飾有翡翠的香爐。
- 新篇:新的詩文。
- 潛夫:隱居的賢人。
翻譯
在寧塞洮河之外,甘州瀚海的邊緣,羌族通過別譯與中原溝通,疆域界定了中區的邊界。民俗風氣大變,帝王的威嚴和德行廣泛傳播。起初聯合吏治,近來也喜好文儒。左學即將在蜀地興起,西庠始於虞朝。懷揣着文書,煩勞遠行,鞭馬戒備前驅。驛路爭相迎接傳遞,關門無需用繻。水經張掖弱,山對賀蘭孤。禹鑿的痕跡班班可見,豳詩中的圖景往往再現。發車時梅未開花,上日草應割下喂牲口。高級官員親自參與祭祀,諸生嚴肅地進行祈雨的詠唱。職務雖是文墨工作,但已佩戴銀硃服飾。會看到天荒被破,士氣高昂。星辰是客,家鄉美酒爲伴。請求傳播的話在此,居住在邊遠地區的聖人豈能是虛假的。才華橫溢的人常常流蕩,太平盛世並不艱難。只當作三年的夢,必須輕視萬里的路途。帳篷春意盎然,笳管在清晨嗚嗚作響。酒液在葡萄杯中搖動,香氣襲人的翡翠爐。新的詩文多有慰藉之意,可以寄給隱居的賢人。
賞析
這首作品是柳貫贈別宋季任赴甘肅提舉的詩,詩中描繪了甘肅的地理環境、民俗風情以及宋季任的使命和期望。通過豐富的地理和歷史典故,詩人表達了對宋季任的深厚情誼和對他在邊疆任職的期待。詩中「天荒破」、「士氣粗」等詞句,展現了詩人對宋季任能夠開拓邊疆、提振士氣的信心。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既是對友人的送別,也是對邊疆未來的美好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