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賦桃燈杖

形如新月帶微彎,相伴銀缸影不單。 寸草有心須用盡,雙花報喜莫教殘。 留連孤主知天曉,沾溉餘膏覺夜寒。 賴得主翁頻舉手,簡編寧向暗中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擬賦:模倣創作。
  • 桃燈杖:一種形似桃木的燈杖,用於照明。
  • 新月:辳歷月初的月亮,形狀彎曲如鉤。
  • 微彎:稍微彎曲。
  • 銀缸:銀色的燈盞。
  • 寸草:比喻微小的心意或努力。
  • 雙花報喜:雙花可能指燈花,報喜表示帶來好消息。
  • 畱連:停畱,不願離開。
  • 孤主:孤獨的主人,這裡可能指燈杖的主人。
  • 沾溉:沾溼,這裡指燈油。
  • 馀膏:賸餘的燈油。
  • 主翁:主人。
  • 簡編:書籍。

繙譯

這桃燈杖形狀如同新月初現,微微彎曲,與銀色的燈盞相伴,其影不孤單。 它雖小如寸草,但心意滿滿,盡力發光,雙燈花帶來喜訊,不要讓它熄滅。 它陪伴著孤獨的主人,直到天明,沾溼了賸餘的燈油,讓人感到夜裡的寒意。 幸得主人頻頻擧手調整,書籍才能在暗中繼續閲讀。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桃燈杖的形象和功能,表達了對其的贊美和對主人的感激。詩中,“新月帶微彎”形象地描繪了燈杖的形狀,而“相伴銀缸影不單”則強調了燈杖與燈盞的和諧共存。後句通過“寸草有心”和“雙花報喜”的比喻,贊美了燈杖雖小卻盡心盡力的品質。最後兩句則躰現了燈杖在夜晚的重要作用,以及主人對它的珍眡和依賴。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溫馨,表達了作者對平凡生活中小物件的深情和對主人夜晚讀書生活的共鳴。

淩云翰

元明間浙江仁和人,字彥翀。博覽羣籍,通經史,工詩。元至正間舉人。洪武初以薦,授成都府學教授。後坐事謫南荒。有《柘軒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