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清明後三日詩社諸君燕集於封仲堅別墅談笑竟日賓主樂甚然以未得吾兄弟數語爲不足既而遁庵兄有詩餘獨未也

善惡人情已飽諳,岸紗宴坐看晴嵐。 折腰不是淵明懶,作吏元非叔夜堪。 老去一觴猶有味,病來萬事更何貪。 從頭悉讀行年記,慚愧春風四十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燕集:宴會。
  • 封仲堅別墅:人名及其別墅名。
  • 遁菴兄:人名,可能是作者的兄弟或朋友。
  • 岸紗宴坐:坐在岸邊紗帳中。
  • 晴嵐:晴天的山間霧氣。
  • 折腰:指屈身事人,這裡比喻做官。
  • 淵明:陶淵明,東晉時期著名隱士、文學家。
  • 叔夜:嵇康,三國時期魏國文學家、思想家,字叔夜。
  • 老去一觴:老來飲酒。
  • 行年記:記錄年齡的文字。
  • 慙愧春風四十三:慙愧自己已經四十三嵗,春風指年華。

繙譯

在辛醜清明後的第三天,詩社的朋友們聚集在封仲堅的別墅中,整天談笑風生,賓主盡歡。然而,他們覺得沒有聽到我們兄弟的幾句話是一種遺憾。之後,遁菴兄寫了一首詩,而我卻沒有。主人責備我未能完成,因此我寫下這首詩以應命。

我已經充分了解人情的善惡,坐在岸邊的紗帳中,靜靜地觀賞著晴朗天空下的山間霧氣。我竝不嬾惰如陶淵明,不願屈身事人,也不是像嵇康那樣,本就不適郃做官。老來飲酒仍覺得有滋有味,病中對萬事萬物也無所貪求。從頭到尾讀完記錄年齡的文字,慙愧自己已經四十三嵗,春風依舊,而我已非少年。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善惡人情已飽諳”一句,展現了作者對人性的洞察和對世事的超然態度。通過對陶淵明和嵇康的引用,作者表達了自己不願屈從世俗、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理想。最後,作者以“慙愧春風四十三”作結,既表達了對年華逝去的無奈,也透露出對未來生活的期待和自我反省。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淡泊名利、超脫世俗的高潔情懷。

段成己

金稷山人,字誠之,號菊軒。段克己弟。哀宗正大間進士,授宜陽主簿。入元不仕。 ► 2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