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讀仲安雅制不覺技癢再用韻以謝

眼看棠樾只三裏,軋軋小車隨意行。 綠樹響時疑雨至,青山缺處許雲平。 新詩大似有聲畫,老手何妨倒著繃。 拂拭菱花照顏面,肯教鑷白可憐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伏讀:潛心閱讀。
  • 仲安:人名,詩人的朋友。
  • 雅制:指仲安的詩作。
  • 技癢:比喻有某種技藝的人,一遇機會就想表現,如同皮膚髮癢不能自忍。
  • 棠樾: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軋軋:形容車聲。
  • 隨意行:隨意行走。
  • 響時:聲音響起的時候。
  • 疑雨至:懷疑雨要來了。
  • 青山缺處:山峯之間的空隙。
  • 許雲平:雲朵平鋪,形容雲層低垂。
  • 新詩:新作的詩。
  • 有聲畫:形容詩中有聲有色,如同畫一般。
  • 老手:經驗豐富的人。
  • 倒著繃:倒着穿衣服,比喻不拘小節,隨意自然。
  • 拂拭:輕輕擦去灰塵。
  • 菱花:鏡子。
  • 照顏面:照見容顏。
  • 肯教:豈能。
  • 鑷白:用鑷子拔去白髮,指年老。
  • 可憐生:可憐的樣子。

翻譯

我潛心閱讀仲安的詩作,不覺間技藝之癢難耐,於是再次用韻以表謝意。

眼前就是棠樾,只有三里路,小車軋軋作響,我隨意地行走。

綠樹間傳來聲響,讓我懷疑雨即將來臨,山峯間的空隙,雲朵低垂,彷彿觸手可及。

新作的詩如同有聲的畫卷,我這老手又何妨不拘小節,隨意自然。

輕輕擦拭鏡子,照見自己的容顏,豈能忍受用鑷子拔去白髮,那可憐的樣子。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仲安詩作的讚賞與自己的創作激情。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如綠樹、青山、雲朵,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充滿生機的氛圍。詩人以「有聲畫」形容自己的新詩,顯示出其對詩歌藝術的自信與熱愛。結尾處,詩人通過照鏡自省,表達了對年華老去的感慨,同時也透露出一種不屈不撓、積極創作的精神。

唐桂芳

元明間歙縣人,一名仲,字仲實,號白雲,又號三峯。唐元子。少從洪焱祖學。元至正中,授崇安縣教諭,南雄路學正。以憂歸。朱元璋定徽州,召出仕,辭不就。尋攝紫陽書院山長。卒年七十有三。有《白雲集》等。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