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荅天台楊景羲擬杜陵曲江體五首

百川赴海海不滿,志士意長日月短,金丹九轉成功晚。 台山採藥聽清猿,剩欲投簪寄閒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別人作詩所用韻腳的次序來和詩。
  • :答謝。
  • 天台:地名,位於浙江省。
  • 楊景羲: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
  • :模仿。
  • 杜陵曲江體:指模仿唐代詩人杜甫的風格。
  • 洪焱祖:元代詩人。
  • 百川赴海:比喻衆多的事物匯聚一處。
  • 志士:有志向的人。
  • 意長:志向遠大。
  • 日月短:時間過得快。
  • 金丹九轉:道家煉丹術語,指煉製金丹的過程,九轉表示過程複雜且耗時。
  • 成功晚:成功來得晚。
  • 台山:地名,可能指天台山。
  • 採藥:採集藥材。
  • 聽清猿:聽猿猴的叫聲。
  • 剩欲:還想。
  • 投簪:比喻棄官歸隱。
  • 寄閒散:寄託於閒適自在的生活。

翻譯

衆多河流奔向大海,大海卻始終不覺得滿,有志之士的志向遠大,但時間卻過得飛快,煉製金丹九轉的過程漫長,成功總是來得晚。 我想要在天台山上採藥,聽着猿猴的清脆叫聲,真想扔掉官職,去享受那閒適自在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時間流逝的感慨和對閒適生活的嚮往。詩中「百川赴海海不滿」以壯闊的自然景象開篇,寓意着志士的胸懷和追求永無止境。「志士意長日月短」則直接抒發了對時間匆匆的無奈。後兩句描繪了詩人理想中的隱逸生活,表達了對塵世紛擾的厭倦和對自然寧靜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超脫世俗、嚮往自然的情懷。

洪焱祖

元徽州歙縣人,字潛夫,號杏庭。由平江路儒學錄遷紹興路儒學正,調衢州路儒學教授,擢處州路遂昌縣主簿,以休寧縣尹致仕。有《杏庭摘稿》、《爾雅翼音釋》等。 ► 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