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夜對月

三伏炎宵困鬱蒸,攬衣盤礴敞閒庭。 自移冰簟邀明月,臥看銀河倒列星。 竹樹繁陰薄沆瀣,乾坤清氣入襟靈。 蓐收按節明朝至,先落梧桐一葉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三伏:指夏季最熱的時期,分爲初伏、中伏、末伏。
  • 鬱蒸:悶熱。
  • 攬衣:拿起衣服。
  • 盤礴:徘徊,漫步。
  • 敞閒庭:開闊的庭院。
  • 冰簟:涼蓆。
  • 銀河:天河。
  • 倒列星:星星倒映。
  • 竹樹繁陰:竹子和樹木茂密的陰影。
  • 沆瀣:露水。
  • 乾坤清氣:天地間的清新空氣。
  • 襟靈:胸懷。
  • 蓐收:古代神話中的秋神。
  • 按節:按照時節。
  • 梧桐:一種樹。

翻譯

在三伏天炎熱的夜晚感到悶熱難耐,我拿起衣服在開闊的庭院中漫步。 我特意移動涼蓆邀請明月,躺在那裏看着銀河和星星倒映。 竹子和樹木茂密的陰影下露水稀薄,天地間的清新空氣充滿我的胸懷。 秋神蓐收按照時節明天就要到來,梧桐樹上先落下一片青色的葉子。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三伏天夜晚的清涼景象,通過邀請明月、觀賞銀河和星星,以及感受竹樹繁陰和乾坤清氣,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清涼的嚮往。詩中「蓐收按節明朝至,先落梧桐一葉青」預示着秋天的到來,以梧桐葉的落下象徵季節的更替,增添了詩意和哲理。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變化的敏銳觀察和深刻感悟。

吳景奎

元婺州蘭溪人,字文可。七歲力學如成人,年十三爲鄉正。劉貞爲浙東憲府掾,闢爲從事,後薦署興化路儒學錄,以母老辭不就。博學,尤善爲詩,詞句清麗,有唐人風。有《藥房樵唱》。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