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句驪僧式上人東歸二首

· 宋褧
師從東國來,卻返東國去。 能操無外心,何不中國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高句驪:古代朝鮮半島的一個國家,位於今朝鮮和韓國的北部。
  • 上人:對僧人的尊稱。
  • 東國:指高句驪,因其地理位置在中國的東方。
  • 無外心:指沒有世俗的雜念,心無旁騖。
  • 中國:指中原地區,即當時的中國本土。

翻譯

僧人從東方的高句驪國來到這裏,現在又要返回東方。 他能夠保持心無雜念,爲何不選擇留在中原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高句驪僧人式上人的敬意和對其東歸的感慨。詩中,「師從東國來,卻返東國去」簡潔地描繪了僧人的行程,而「能操無外心,何不中國住」則體現了詩人對僧人修行境界的讚賞,同時也流露出一種挽留之情。詩人通過對比僧人的來去,表達了對東方文化的尊重和對僧人選擇的不解,同時也反映出當時中朝文化交流的情景。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