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蘄之廣濟簿尉黃剛中脩水人也至元天兵渡江中十九矢而死妻劉被掠子甫十歲既長求其母凡十年知已沒入官迎駕哀

· 吳當
臨危百箭忠臣血,流落孤蹤孝子心。 霜露年年秋草碧,關河處處暮雲深。 仰天已覺恩如海,愛日常懷淚滿襟。 繼述好留青史傳,淒涼更賦白頭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脩水:地名,今江西省修水縣。
  • 簿尉:古代官職名,主管文書和治安的官員。
  • 至元:元朝的年號。
  • 天兵:指元朝的軍隊。
  • :剛剛,才。
  • 沒入官:被官方收爲奴隸或官妓。
  • 迎駕:迎接皇帝的車駕。
  • 繼述:繼承並傳述。
  • 青史:史書,指歷史記載。
  • 白頭吟:古詩名,此處指詩人自己創作的詩歌。

翻譯

黃剛中是脩水的簿尉,在元朝至元年間,元軍渡江時,他身中十九箭而死,他的妻子劉氏被擄走,兒子才十歲。長大後,兒子尋找母親十年,得知母親已淪爲官妓。他迎駕哀求,得到皇帝的恩准,使他們母子得以重聚。

面對危險,忠臣的鮮血如同百箭穿心;流離失所,孝子的尋母之心堅定不移。每年的霜露中,秋草依舊碧綠;關河之間,暮雲深沉。仰望天空,已感受到皇恩浩蕩如海;愛日之時,卻常常淚滿衣襟。繼承先人的遺志,好讓青史留名;淒涼之餘,更要吟詠白頭之歌。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黃剛中及其家庭的悲慘遭遇,展現了忠臣孝子的形象。詩中,「臨危百箭忠臣血」一句,既描繪了黃剛中英勇就義的場面,又突出了他的忠誠。而「流落孤蹤孝子心」則表達了孝子尋母的艱辛與堅定。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進一步烘托了人物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表達了對忠臣孝子的敬仰,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盪與人民的苦難。

吳當

元撫州崇仁人,字伯尚。吳澄孫。幼以穎悟篤實稱,長精通經史百家言。從祖父至京師,補國子生。澄卒,從之學者皆就當卒業。用薦爲國子助教,預修遼金宋三史,書成,除翰林修撰,累遷翰林直學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肅政廉訪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閩,參預鎮壓農民軍,奪回建、撫兩郡。尋以被誣解職。陳友諒據江西,欲用之,不從,乃執送江州,拘留一年。後隱居廬陵吉水。有《學言詩稿》。 ► 5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