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九

· 吳當
厄會符陽九,沉痾閱歲三。 蘇卿吟漠北,庾信賦江南。 山影開晴黛,湖光接暮嵐。 艱危心不展,俯仰事何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厄會:災難、困厄之時。
  • 陽九:古代術數家的學說,以四千六百一十七歲爲一元,初入元一百零六歲,內有旱災九年,謂之「陽九」。後指災難之年或厄運。
  • 沉痾:重病。
  • 閱歲三:經歷三年。
  • 蘇卿:指蘇武,漢代使臣,曾被匈奴囚禁十九年,在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
  • 漠北:指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的地區,古稱「嶺北」,歷代常爲匈奴、鮮卑、突厥等北方民族所居。
  • 庾信:南北朝時期的文學家,因戰亂被迫離開家鄉,後在江南地區流寓,其作品多表達對故鄉的思念。
  • 江南:指長江以南的地區,多指江蘇、浙江一帶。
  • 晴黛:晴朗天空的顏色,黛指青黑色。
  • 湖光:湖面上的波光。
  • 暮嵐:傍晚山間的霧氣。
  • 俯仰:低頭和擡頭,比喻時間短暫或周旋、應付。

翻譯

災難之年如同陽九的預言,我已病重三年。 像蘇武在漠北吟唱,庾信在江南作賦。 山影在晴朗的天空下顯得更加青黑,湖光與傍晚的霧氣相連。 在艱難危險中,我的心無法舒展,短暫的時間內,我應付着一切,卻無所愧疚。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厄運與病痛的交織,表達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堅韌與無悔。詩中借用蘇武和庾信的典故,暗示了自己雖處困境,但心志不移。山影與湖光的自然景象,既映襯了作者內心的沉靜,也隱喻了時間的流轉與人生的無常。最後兩句直抒胸臆,展現了作者面對艱難時不屈不撓的精神風貌。

吳當

元撫州崇仁人,字伯尚。吳澄孫。幼以穎悟篤實稱,長精通經史百家言。從祖父至京師,補國子生。澄卒,從之學者皆就當卒業。用薦爲國子助教,預修遼金宋三史,書成,除翰林修撰,累遷翰林直學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肅政廉訪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閩,參預鎮壓農民軍,奪回建、撫兩郡。尋以被誣解職。陳友諒據江西,欲用之,不從,乃執送江州,拘留一年。後隱居廬陵吉水。有《學言詩稿》。 ► 524篇诗文